【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①】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加快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时间:11-08来源:新闻网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加快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 石智雷教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中,强调了党对文化的领导和引领作用,明确了文化建设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强调要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这一理念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的目标任务、实现路径提供了具体方案。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营造全社会尊重和关爱老年人的老龄文化氛围。中华文化历来提倡敬老、孝老的传统美德。古人认为“百善孝为先”,尊敬、孝顺长辈是评判个人道德水平的重要尺度。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大力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落实好老年优待政策,维护好老年人合法权益,发挥好老年人积极作用,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孝亲敬老被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义务和责任。在新时代老龄文化建设方面,我们要继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倡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老龄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幸福感,推动传统孝道文化在当今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成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的磅礴动力。

践行积极老龄观,积极探索创新敬老爱老方式,加快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安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首要任务是要健全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打造老年宜居环境,让老年人老有所养;其次是鼓励和支持老年人参与劳动市场,提供适合他们的就业机会和创业环境,发挥老年人的经验、智慧和技能,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贡献,让老年人老有所为;再次是提供丰富的社交和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精神文化供给,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让老年人老有所乐;最后是加强老年人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提高老年人对健康问题的认知和能力,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让老年人老有所安。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是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为新时代老龄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以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理念为指导,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社会共同努力,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安、老有所乐的目标不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