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澜奖学金获得者】何晓龙:用脚步写下给乡村的学术“情书”

时间:11-28来源:校报学通社

出身乡村、深入乡村、回馈乡村,他在科研的道路上不忘初心,开启了属于自己的乡村治理研究之路;多年的求学,屡屡的挫折,不曾阻挡他更新人生的起点,反而鞭策他在学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就是本次文澜奖学金获得者——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何晓龙。

两次落榜的乡村少年

何晓龙出生在一个山清水旎的小乡村,小时候的他和村里的其他小伙伴一样调皮贪玩,没有显现出一点“好学生”的样子。中考落榜后,何晓龙进入了一家工厂,每日做些重复简单的工作。枯燥且无味的日常使他逐渐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于是他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他辞掉工作参加了特招,考入了家乡的一所高中。遗憾的是,高考他再次落榜。但他并没有选择就此放弃,而是选择了复读。终于在第二年他考入了一所本科院校。

上了大学后,为了锻炼与人交流的能力,何晓龙积极参加各类学生组织,原本害羞腼腆的他逐渐变得开朗健谈,这也为他日后在实地调研中,做好信息收集和采访调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科期间他跟随老师在学校附近的山村开展调研。在调研过程中,何晓龙主动深入乡村内部,了解当地民众的生活,获取一手调研资料。这也是他走上学术之路的开端。

临近毕业,何晓龙不愿意按部就班地进入社会工作。“难道一切就止于此了吗?这就是我所能达到的学业最高度了吗?”何晓龙不甘心,他决定考研。一年之后,他顺利考取了西南政法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这是我学术道路的转折点,也是人生道路的转折点。”回忆往事,何晓龙感慨万千。

硕士期间,导师罗兴佐点燃了何晓龙的学术研究热情。他跟随导师在中国多地的乡村进行实地调研,对中国乡村的现状也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并写下多篇思考乡村振兴问题的论文,真正地走进了乡村振兴领域。何晓龙说,这些论文是自己写给乡村的学术“情书”。

学术要走下去、沉下去、接地气

在与记者的交谈中,何晓龙分享了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调研活动。

这次调研的目的地是四川阿坝州藏族自治区。在此之前,何晓龙的调研都是跟随导师的团队一起,他还从未有过自行调研的经验。“如果是跟团队一起调研,团队一般会提前跟相关部门打好招呼,调研遭遇的阻力就会小很多。”何晓龙说道。但此次去四川阿坝州藏族自治区的调研,只有何晓龙和一个本科同学参与。如何真正地融入乡村?如何寻得最真实的调研资料?这都是何晓龙将面临的问题。

乡村是个“熟人社会”,没人愿意成为那个向“外人”道“自家事”的人,因此很多人一开始都拒绝了何晓龙的采访。何晓龙和他的伙伴想到的办法就是每天在村中“晃悠”,看村里人做农活,何晓龙就和他们打招呼、闲谈,聊一些家常事。这样过了几天,村民们放下了戒备之心,相信他们“调研者”的身份,也接受了他们的采访,最终何晓龙和同伴获得了有关当地村庄治理的一手资料。

全身心的投入换来了相应的回报,基于调研形成的《项目进村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善治的实质机制——基于利益再分配的视角》一文2022年5月成功发表在《云南民族大学学报》(CSSCI)期刊上,并被人大复印资料《民族问题研究》全文转载。

博士期间,何晓龙连续两年综合成绩排名第一,主持了多项课题,发表了多篇文章,其中三篇均发表在CSSCI来源期刊上。“何晓龙在学习上严谨认真,理论功底扎实,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学术会议和实践调研活动。他始终牢记着‘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科研使命,不断修炼自我。”何晓龙的辅导员林昇对何晓龙给予了高度评价。

 “我们做学术,永远都不要只停留在书斋里,要走下去、沉下去、接地气。”何晓龙一直奉行着他的学术原则。

(学生记者 覃梦萍 学生通讯员 张婧妍)

审核人:熊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