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援疆促发展 争当学科引领人

时间:10-20来源:社会科学研究院、科学研究部

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小朋)文化润疆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重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做好新疆工作是全党全国的大事,必须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要加强同新疆协调配合,长期坚持对口援疆,提升对口援疆综合效益。”2019年11月,凭借对党中央的号召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田进老师踏上了支援新疆的征程,成为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与新疆财经大学校际合作后首位援疆教师,担任新疆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分管研究生教育和学院科研工作。

援疆两年来,田进老师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始终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态度、高度的使命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投入到学院工作中,以良好的表现、优异的成绩给援疆工作递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受命 担当 逆行

从江城武汉到天山脚下,从熟悉到陌生,工作环境的变换成为了援疆工作最大的各种困难。田进老师在接到援疆任务之后,第一时间就认真学习了援疆政策的各项规定和校际合作的相关内容,初步确定了科研服务科学的援疆工作方向。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灾难面前,田进老师没有丝毫怨言,始终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周遭的变化,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通过网络完成援疆工作,疫情结束后第一时间返回新疆继续援疆工作。2020年11月,田进老师接受新疆财经大学的请求,“舍小家、顾大家”,主动申请延长一年援疆时限,用实际行动践行两校校际合作的战略部署。


借力平台优势,服务学科发展

新疆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于2019年3月,学院年轻教师较多,科研基础薄弱,研究生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田进老师充分利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法、管”等学科优势和科研管理经验,从制度入手,为学院拟定了科研激励、学历提升等管理制度;挖掘学科专业发展前景,引导成立了公共事务系系,并担任系主任。学术活动常态化,定期邀请国内知名学者开展学术讲座,为青年教师发展科研答疑解惑,激发教师科研兴趣。课题申报规范化,组织专家评审院内教师的课题申报材料,提升申报质量。研究生工作制度化,编订研究生教育培养方案,主持研究生复试工作,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组组长,定期开展导师和研究生的学习例会。上述种种是因为田进老师相信,留下“带不走的制度”是援疆工作最好的成果。


二年援疆路,成果初显现

2019-2021年,是新疆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艰难的“创业期”。田进老师和全院领导、老师一起,团结一心、不分彼此,充分借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新疆财经大学的校际合作平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科研领域方面,公共管理学院连续两年超额完成省部级和横向课题的科研任务,截止到2021年10月份,公共管理学院横向课题年度到账经费全校排名第一;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公共管理学院顺利完成了2020级、2021级劳动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的招生,2021级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的招生,研究生在校规模达到40人左右,研究生教育已初见成效;本科生教育方面,积极推动校际联合培养,共派出3批9人次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交流学习,其中一人经推免被录取为2021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本科生联合培养效果显著;学科领域方面,2021年新疆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获批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授权资格,成为新疆地区第四家获得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的单位,学科发展取得重要突破。同时,田进老师还以身作则,两年援疆期间以新疆财经大学为署名单位发表学术论文5篇,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横向课题2项,起到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


书剑情怀家国,经纶抱负河山

“一人进疆,全家援疆”。田进老师与千千万万援疆干部一样,纵使千山阻断,也难以割舍思乡之情:父母已是耄耋之年,孩子尚是孩提之时……每当夜深入静之时,对远方家人的挂念变成了他心中最大的歉疚,唯有短暂的通话才可以稍事缓解。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田进老师秉承“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的古训,基于对西北边陲高等教育的关注,把援疆工作当成了自己的事业,为之投入满身心血,用坚守和执着诠释了援疆干部的责任和担当。“一段援疆路”,田进老师结识了来自全国各地援友,大家志同道合一起为新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一世援疆情”,田进老师在两年的援疆过程中,和新疆财经大学的同事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西北不再是远方,而是他的第二故乡。

援疆工作行将结束,田进老师不无感慨:“援疆,是我人生中最为宝贵的一段经历。既有付出,也有收获,更重要的是激发了我为高等教育奉献终生的动力。”“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和所有援疆干部一样,援疆结束不是终点,而是起点,田进老师即将逐浪前行,开始新的征程。

审核人:杨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