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专栏㉘
让法治为人民的美好生活着色
刑事司法学院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董邦俊
“中华儿女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成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经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一系列的斗争,面临围追堵截,中国共产党团结人民群众,浴血奋战,最终推翻三座大山,赢得共和国的新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稳定国际国内秩序的同时,带领人民群众不懈奋斗,自力更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突破,为民族复兴奠基。随后,中国共产党不断开拓进取,开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征程。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之后,中国共产党又勾画出复兴强国的蓝图,“中国梦”是强国梦、法治梦、富裕梦、世界大同梦。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伟大进程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推进……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历史,波澜壮阔,激荡人心,以人民中心的理念经风雨而愈益彰显。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党的一大召开已经确定了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回首不同阶段的历史,面对不同的社会环境,我国因地制宜制定了符合时代的法律制度,创造性地开展司法活动,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法治建设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法治建设,通过科学的立法、严格的执法、公正的司法和有效的法治宣传活动,密切联系群众,促进了人民民主,强化了公平正义观念,体现了人民中心的价值观。
中国共产党的法治建设之路发扬了优良实践传统。在革命苏区,中国共产党就制定一系列的法律制度,包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选举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制度,规定了人民参与政治以及在婚姻家庭、土地、劳动等方面的权利。为了有效开展疾病预防和处置,中华苏维埃颁布了《苏维埃区暂行防疫条例》等法律文件,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了法律保障。在法制建设不断推进的同时,革命苏区还通过有效的司法活动实现具体案件的公正,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黄克功案件”中,黄克功枪杀拒绝与之恋爱的刘茜。作为一名屡屡立功领导干部,到底如何处置在全国影响巨大。毛泽东主席对此案亲自批复,决定对罪不容恕的领导干部处以极刑。该案的处理体现了共产党执法如山、爱民如子的情怀,取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处决刘青山、张子善等大贪污犯时,毛泽东主席也发出了“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的感慨。此外,苏维埃政府还创新司法模式,推行“马锡五审判方式”,送法下乡,审调结合,提高效率,便民利民。
改革开放不仅促进我国经济的腾飞,也使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人民群众的权益保障不断强化。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确立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指导原则,该原则促进了国家权力运行的规范化、制度化,为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提供了依据。随后《宪法》和《民法通则》《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相继颁布实施,使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人民群众在宪法权利、人身权利与财产权利、诉讼权利等方面都有了法律制度的保障。依法治国的方略被牢牢锚定,人权保障被写入宪法,罪刑法定基本原则得以正式确立,环境权益纳入刑事保护,刑事强制措施得以规范,律师辩护权利得到提倡,人身权、财产权以及知识产权等权利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权益有了更多立法与司法保障。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仅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护航,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美好生活提供保障。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把“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作为新时期法治建设的指针,深入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权、促进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国家强调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体制改革,纠正刑事错案,严惩司法腐败。在立法方面,以宪法为中心的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得到及时的修订,《监察法》的制定强化了公职人员的廉洁自律,促进公职人员恪尽职守;《民法典》的制定为人民的民事权益提供清单,为“人民幸福”护航;《环境保护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修订更好地保护蓝天、绿水,助力生态中国、美丽中国建设;《刑事诉讼法》及相关诉讼规则的修订更加全面地维护诉讼各方权益,加快诉讼分流,提高诉讼效率,促进社会关系修复;修订《传染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益,不断提升防疫能力和防疫水平。在司法方面,在中央的统一领导部署下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斗争,“打财断血”“打伞破网”增强了人民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廉洁感;全面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维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严厉打击伪劣产品犯罪和食品安全犯罪,守护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舌尖上的安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调解、和解、诉解路路畅通,治安、治理、治吏齐头并进,家风、乡风、民风和谐和煦和乐。
法治应反映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权益。正如柏拉图所说,法律的意图是让公民尽可能的幸福(柏拉图:《法律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回顾建党百年历史,汲取不同阶段的法治实践经验,在全面开启第二个一百年的奋斗征程中,法治应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美好生活着色,为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