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信访局来校调研《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课题项目

时间:11-08来源:法学院新闻中心


新闻网讯(通讯员 杨晨 胡洁茹 杨宇康)116日下午,湖北省信访局副局长程辉,综合指导处处长官章俊、副处长叶青,办公室副主任程立志一行莅临我校调研,就《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课题项目在中原楼四楼会议室进行座谈校党委副书记陈明,法学院副院长张家勇教授、龚春霞副教授、刘杨副教授以及刘磊、于龙刚、印子三位项目成员参与座谈,校人才办公室主任兼人事部副部长、法学院教授陈柏峰担任主持人。




会议伊始,陈柏峰教授湖北省信访局各位领导的来访表示诚挚的欢迎,对我校教师在各地学习调研的情况作出简单介绍,并回不同年代的枫桥精神对应着不同内涵他认为在当今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新时代枫桥经验是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并湖北省的党建引领、双基强化、三治融合为例,有力说明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内涵的多元性。




刘磊首先发言。刘磊有着枫桥调研的经历,他认为枫桥经验是在定位基层治理存在挑战的基础之上,在新时代做出的创举和探索。提出在当今基层治理多元化、法治化、经济化以及互联网时代来临所带来的诸多挑战的背景下,应当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智能化、专业化与法治化建设。刘磊最后总结新时代枫桥经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点启示:一是枫桥经验为基层治理提供范版,探索出了在国家力量主导下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社会力量积极有序参与基层共同治理的新格局;二是枫桥经验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三是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运作机制,群众路线贯穿基层治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第二位发言的是刘杨。他认为宜都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更加符合我国中西部国情,对我国基层治理的创新具有重大借鉴意义。认为枫桥经验在宜都主要表现为三治融合核心是党建引领。在自治方面,宜都通过党组织带动基层组织建立和运转,同时成立大量社会组织化解纠纷矛盾,解决信访积压矛盾。在德治方面,宜都通过乡贤理事会分担纠纷矛盾化解的重任在法治方面,开展“法治主任”建设,将退休的政法战线老干部重新返聘进行普法和纠纷调解。刘杨认为在经济条件不如东部地区时,这些举措一方面可以承担综合性任务,一方面能够调动体制内部党建工作,从整体上形成有机解决矛盾纠纷的模式。




于龙刚发言,于龙刚在深入桐乡实地调研后认为,桐乡最值得借鉴的基层治理经验一方面利用微网格进行微治理,把矛盾化解在源头,另一方面组织志愿者队伍和成立乡贤理事会,及时回应乡民诉求,从而有力减轻基层政府组织的负担。最后于龙刚认为桐乡治理给我们带来如下启示: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党员带动群众骨干,群众骨干再带动群众,从而转变治理格局,同时运用互联网新技术,在线化解纠纷,提高办事效率。



官章俊处长高度肯定了几位课题组成员的汇报,他认为基层组织中党员是引领基层组织建设的中流砥柱,并强调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系统。同时,他提出,在外部因素不佳的情况下,湖北省要积极利用自身优势补全外界短板。



程辉副局长最后总结发言。他表示此行很受启发,对该项目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赞扬。他认为当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重在依靠群众、柔性方式、就地解决三个方面,并指出调研汇报集中在枫桥、桐乡、宜都三地,均很好地选择了十分具有代表性的调研点,深入把握了律师三进原则、心理咨询师、领导干部下访等多方面经验,并指出湖北省其他地方也有许多有益经验值得发现和总结。例如,在柔性方式上,远安县推行的调解法条对接、垃圾回收场上访以及推进民主决策,都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表现。他提到要以人民为中心,建立系统观念,正确处理矛盾纠纷,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和权益保障通道,完善信访制度,完善各类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构建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同时,湖北省在“三治融合”的背景下,创新性地加入政治和智治而提出“五治”,这对于基层治理体系构建和完善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最后,他强调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转变工作模式,将更多主体汇聚到基层治理体系之中,尤其要注重转变工作方法、积极调动社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