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明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实现可持续的绿色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确立的国家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继承和深化了上述指导思想,明确提出了应当全面深化改革,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通过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奋斗目标,要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必须解决好制约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矛盾。
第一,必须实现从以劳动要素投入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转向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生态文明发展方式的转变。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瞻目的成就,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向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的发展阶段。但是,上述发展成就的取得是以巨大的生态环境破坏和产业结构不合理为代价的。生态环境的制约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得以劳动要素投入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不可持续和难以为继,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由此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强调应当树立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调整产业结构,去除低端落后的产能,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追求和向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建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障,从而践行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宗旨和归宿。
第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求我们树立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还要求我们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与西方生态思潮抽象谈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同,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类与自然之间实现物质与能量交换关系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生产方式中下进行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性质取决于人与人关系的性质。也就是说,生态问题虽然以人与自然关系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其本质却是不同人群在生态资源占有、分配和使用上的矛盾利益关系的危机,只有协调好人与人之间的生态利益矛盾,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才能够得到解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不仅提出建构包括生态文化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经济体系和生态安全体系在内的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生态文明体系中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作用和功能就是通过合理协调不同人群生态资源占有、分配、使用的管理制度、生态考核目标体系、生态保护的奖惩制度与考核制度体系以及生态补偿体系,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底线规则;十九届五中全会报告进一步把生态保护、生态修复与消除城乡差别、收入不公平现象有机联系起来,通过实现高质量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福祉,切实践行“环境民生论”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第三,美丽中国建设和实现高质量发展,除了能否实现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绿色化之外,其关键还在于能否实现科技创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报告要求我们把科技创新和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把科技创新置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并要求我国的科技创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内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并要求通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科技创新使我国成为科技强国。科技创新之所以在美丽中国建设和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具有核心地位,一是因为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竞争主要体现为科技实力的竞争,能否掌握核心和关键技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在国际竞争中的成败和地位;二是因为科技创新不仅能够通过提高自然自然的使用效率,减少自然资源的耗费,而且能够通过新材料、新技术的发明,真正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