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故事⑪:毕业季 | 于宁杰(85级法律校友):校园印记

时间:08-24来源:新闻网

于宁杰,中南政法学院法律系八五级三班学生。现为国浩律师事务所集团执行合伙人,福建省律师协会会长。


来福州工作生活31年,时常觉得自己像一只牵着两条线的风筝,一边系着故乡河南,一边系着母校武汉,疫情期间感念尤深。恰逢毕业时节,应邀写一篇在校学习时的回忆,颇费踌躇。对文笔的不自信尚在其次,渐渐进入过去的事忘不了的年龄,母校印象更不会淡去,反而是浮想联翩之后找不到落笔的头绪,索性按入学时的记忆重走校园。


北大门

我当年考进的是一所没有大门的学校。

1985年是中南政法学院复校后首次招生,此前的学生来自于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当时的校园还是南湖边一个生机勃勃的大工地。我到武汉是晚上,坐了接新生的卡车(并非客车笔误),离开市区许久,终于望见了一个用树枝搭成的框架,枝叶上悬挂着热烈欢迎新同学的标语。接站的学长说“到了,这就是临时校门”。后来据说有女生忍不住失望地哭了,当时我和同车的几位同学很兴奋,我们看到了不远处灯光下崭新的教学楼。

高大,这是新校门留给我们最初和永久的印象,我至今坚信,如果有高校大门比赛,这座大牌楼一定名列前茅。多数同学都寄出过大门前的留影,学院赶印的明信片也极抢手,不年不节地寄往各地,在期盼实现后直接叠加上浓重的自豪。


毕业前在北大门的合影

刚落架时的北大门周边很清净。那时的母校和民族学院还隔着湖,对面是民族博物馆和它的倒影。出门向右的大路通往市区和远方,同学们自己动手在路边种下的梧桐如今已经成荫。左侧的湖边一座小山,山上野生的黄花和山下野生的小路吸引着师生,招生广告上沿用多年的一张照片即取景于此,图中的我被安排拿着书作沉思状,如今看来有点违和,当时觉得很自然。

这些年返校时车子常走东南门,北大门成了要刻意去看看的地方,每次不落。去年毕业30年聚会,半百学子们成群结队到北大门合影,比当年还郑重。


教学楼

毕业后回母校开讲座或参加活动,所用的讲堂设施先进,命名也文雅,但关于教室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当年仅有的两栋教学楼。就叫南教楼、北教楼,有走廊连接,大二时又在中间做了假山流水。85级共有两个系8个班400多人,很宽松地装进去,上课,还有各种活动。到毕业时在校生越来越多,教学楼也多了些,我们还是习惯在这里。大四的春天,我做了一场“话说这四年”的演讲,《法制日报》还有报道,也只是在北楼一个小教室,挤满了人。

北教楼的104和105是阶梯教室,能容纳250多人,是法律系5个班一起上大课的地方。毕业后印象最深的是大课,因为课程,更因为老师。当时的吴汉东老师讲民法,用的还是他自编的教材,课间的讨论或质疑会被他作为讲课的内容。张明楷、齐文远老师分别讲授刑法总则和分则,张老师会在单身教工楼的宿舍里给上门讨教的同学开小灶,前年在福州见面时我提出他的刑法私塾起于中南,他貌似认同。去齐老师家讨教还有零食款待。年轻的陈小君老师把婚姻法讲得风生水起,还指导在校生办家事案件……那时的我们单纯地喜欢课程,热爱老师,既没有师资薄弱的抱怨,也没有名师相伴的自豪。回头看来,人生多少可遇不可求的幸运都曾经只是平常的上课下课。


北104教室的模拟法庭活动

乔克裕老师用武汉话讲《法学基础理论》,也是大课,那关乎法学生的功底。他还是我们的系主任,待人温厚平和,字也写得好。乔老师英年早逝,是我们一众师生永远的痛。


北104教室辩论赛

北104不仅是教室。我们在校期间没有礼堂,学代会、团代会都在这里开,模拟法庭、辩论比赛也在这里举办,课余时间更热闹。1987年,校内的演讲已成风气,便发起联办南湖四院校演讲比赛,中南政法大获全胜。首场比赛就在北104,冠军当然属于我们,亚军是民族学院的一位女生,后来她成了我的妻子。


毕业时模拟法庭(南湖会堂)工地

我记不起梅园教学楼竣工的时间,也没有去过的印象,要写的只是名字。很少有人知道为什么附近没有梅花的教学楼名曰“梅教”。大约是1986年,从东湖春游回来的一帮学生干部一致认为校园里应该有梅花,于是在诸多空地中选了离宿舍和食堂都近的一块,冒雨种下梅林。“青年梅园”的地名是留下了,梅花却没有开过,后来建楼时工地上干净到没有一棵树。尽管如此,作为当年的参与者,还是浅薄到有一丝书写历史的骄傲。


模拟法庭辩护人


一食堂

说实话,我对把一食堂改称四食堂一直耿耿于怀。

其实刚开始一食堂也不叫一食堂,因为那是唯一的食堂。虽然当时光是甜不甜、辣不辣的众口难调就让院领导们操碎了心,我却对食堂一直有着很高的满意度。作为80年代的农家子弟,满足于饱食终日而不求精致,对红烧猪蹄之类的特色伙食印象并不深刻,念念不忘的其实也不是吃。那时学风淳朴且性别失衡,恋爱不普遍,到食堂去秀恩爱尚属忌讳,进餐场面平淡无奇,回忆起来的反而是军训期间集体开饭的热闹和豪迈。

阶梯教室毕竟讲台有限,需要场地的活动都在食堂的二楼,包括我们的开学典礼。那是我人生中经历的第一个大场面,时任司法部副部长蔡诚出席并讲话,主持人是副院长罗玉珍教授,她第一次让我们感受到武汉话可以那样的抑扬顿挫沉稳有力。老人家后来升任院长,同学们常模仿她在各种活动上的讲话。罗院长是当时很稀缺的民法教授,没有给我们上过课,作为一个领导和长辈关怀了我们四年。她退休后来过福州,还能提起我在学校参加活动的细节,足见她对学生的慈祥和爱护。最近在母校公众号上看到老人家谈民法典,特别亲切。


话剧剧照

食堂二楼的活动频繁而杂乱。最常举行的是舞会,我多数不会久留,避免舞艺太差的尴尬。还有武术和各类体育项目的表演,更是我的短板,但通常都要去。让我大开眼界的是一场象棋比赛,请来了柳大华大师,全校师生中的高手围殴他一人而不能获胜,人家下的还是盲棋。从此分清了专业和业余。

除了组织,我在食堂二楼主持过晚会,说过相声,还作为男主角出演话剧《可口可笑》。话剧演出很成功,可能主要得益于当时的文化活动实在太少。我演的男主是一位食品公司的经理,如果不是剧照为证,如今的同事很难相信我也曾满脸粉墨。剧中一身正气的“商业局长”现在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市长,“二道贩子”则当了法院院长。戏是缘分,专业才是人生。


新年茶话会(左侧为章若龙院长)


行政楼

行政楼就是现在的文治楼,我入学时还是在建工程。落成后,学院和两个系的党政,还有各个教研室、资料室都集中在这一栋楼里。86级入学后,食堂二楼已装不下全院的典礼,有些活动就办在行政楼前面的广场上。我曾经当过学院团委的宣传部部长,学业也还算用功,大约是出入行政楼最多的学生之一。

当时的团委委员多数由学生担任,除了书记,老师们反而没职务,加上年龄大不了多少,我们还真敢公事公办。但老师毕竟是老师,在工作经验和生活阅历上对我们教育良多,平时交往中还守着“谁有工资谁买单”的规矩,良师还是益友有时还真傻傻分不清。毕业至今回母校还习惯于张学平老师安排后勤,不久前他任职法学院党委书记,再回去怕是要公私难分了。

有些图书馆找不到的书会藏在行政楼中某个资料室,便去蹭了看。陈小君老师辅导我的毕业论文《台湾亲属法评介》,给了许多指导和鼓励。后来这篇论文发表在学报上。他们都是我几十年来一直敬重的师长。


在行政楼前广场上军训

那时学生少,院长书记们能叫出不少人的名字,开座谈会时也都混坐一处,许多老师在我们毕业后都有联系。如吴汉东教授,几十年来一直被我们直呼吴老师,回母校时也总能约到他吃饭。他荣退校长时一位校友写了文章,配发的照片中“天生豪杰泽润法苑”的题字,是20年前我创办天泽律所他来福州当场写下的,那时的我刚从异乡起步,甚至没有能力周到接待,而那时他已是母校校长。

去年底,福建的校友开年会,杨灿明校长写下一个圆满的“福”字,又在年会现场题写了校训,我临时被叫上台主持,莫名感动。笔墨其实都入心。

行政楼的值班室在大门的背面,经常值守的是六十多岁的肖师傅,黄陂口音。早晚遇见总是很关切的询问,对生活细节的交代让我们觉得在武汉遇到了自家的长辈,时间宽裕时会特意过去和他谈天。十多年前一次回母校,席间问起肖师傅,一位已在其他院校当了领导的老师起身敬酒,才知道那是他刚刚过世的父亲。


运动会入场式


大喇叭

印象最深的校园设施中,难觅踪影又无处不在的是学院广播台的大喇叭,究竟有几个,估计当时的几位“台柱子”也记不清了。

那时的媒体不发达,同学们还没有接触到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概念,专注于倾听大喇叭里播报的天下大事和校园动态,虽然偶尔也有过寒冬凌晨被它惊醒美梦的愤怒。因为有听众,师生投稿很踊跃,既有校园生活的记叙,也有情感世界的抒发,偶尔听到描述周边的美景与所见不同也不以为意。加上主事的几位同学很努力,从流行歌曲到电影配音一应俱全,有的还是师生原创,假如今天的车载广播上有此频段,我就不用换台了。

最难忘的还是毕业离校那天,政策依然是包分配,去处却并不明朗,和前来相送的师友围坐在一号楼的宿舍里等待远行,广播台反复播放为我点播的《敢问路在何方》,以至于如今听到这首歌还会触动泪点。


院报上的文章

大喇叭也播过我写的小文章,记得的有两篇,同时登在当时的院报上。一篇是《天职不仅在于继承》,大意是说学校、专业都是新的,我们正好可以多些创建。另一篇是演讲比赛的稿子《走出象牙塔》,是说大学生要关心社会注重实践。这大抵也是我对学业的态度。


东湖边法律咨询(左一为党委厚大源书记、左二团委裴缜书记)

去年是我们85年级毕业30周年,回母校时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我讲过这样一段话:

85级的关键词是“短缺”,入学时没有校门,上课时没有教材,毕业时没有典礼……因为短缺,我们创造;因为创造,我们得到了更多锻炼,母校联系更紧,和老师感情更深,得到母校和老师的帮助也更多。我们永远自豪,为母校的发展,也为我们共同度过的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