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徐剑飞 整理
近日,财政税务学院博士生导师李波教授作为第七批滇西挂职干部人选踏上了前往云南大理的扶贫之路,统计与数学学院退休教师高潮副教授也前往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开始了新的教学生活。2013年以来,中南大已经先后派出徐警武、周巍、张天翼、肖春海、邓松、李春涛、吕勇斌等7位干部和专家学者前往滇西参加扶贫工作,这些能力强、素质高的干部和学者在精准扶贫事业中默默奉献着中南大的力量。从“文澜•金孔雀”工程、“321计划”到滇西金融研究院的建立,学校充分发挥学科特色和专业特点,突出教育扶贫和人才扶贫,形成了教育支持、人才培训、资金援助、创业扶持和特色帮扶的“五位一体”扶贫工作模式。
支持一个贫困县的发展
2013年开始,学校按照教育部统一安排部署,开始参与滇西扶贫工作,定点联系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重点帮扶梁河县的教育扶贫工作。
梁河县是德宏州唯一一个国家级重点贫困县,边境、贫困、山区,经济指标位列云南全省倒数第三,2013年3月,徐警武作为我校派出的第一位滇西扶贫干部前往梁河县挂职副县长。挂职一年期间,徐警武走遍了梁河县的村村寨寨,牵线塔桥为梁河教育重点办了8件实事。他大力推动全县教育教学改革,同时加强梁河与我校的教育交流,派遣当地一线的青年教师到我校跟班挂职学习,开创了“双向挂职交流”的工作机制,多年来学校累计接收梁河来校挂职学习的干部职工9名。
2013年12月10日 “七彩云南-美梁河”民风民俗文艺晚会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音乐厅举行
2014年4月,我校派出的第二批滇西扶贫干部周巍挂职德宏州委副秘书长。为进一步加强扶贫工作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学校开始实施“滇西扶贫‘文澜·金孔雀工程’”。该工程主要彰显智力扶贫、人力扶贫、资金扶贫、创业扶贫和特色扶贫的“五位一体全方位扶贫”模式。
2014年8月,杨灿明校长调研云南梁河县扶贫工作
挂职期间,周巍争取到“中国研究生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项目落地梁河县,成为德宏州第一支研究生支教团,每年在梁河县开展全年支教服务工作,从2015年起学校累计选派研究生支教团4批共32人次,研支团在梁河县除了开展支教活动外,还开展各项志愿活动、社会调研和结对资助。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他们开拓了远程支教新模式,还发起了大学生返乡志愿服务队,数百名散布在祖国各地的梁河籍在校大学生加入服务队,反哺家乡发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支教团在云南梁河开展支教活动
立足于推进“文澜•金孔雀工程”顺利实施,我校与梁河县、瑞丽市分别签订《校县教育合作协议》《校县战略合作协议》《校市战略合作协议》,与保山腾冲一中、德宏民族一中、瑞丽一中、梁河一中分别签订《优质生源基地建设协议》。
2015年,在立足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调研期间“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把握“精准扶贫”定位,学校派出的第三批滇西扶贫干部张天翼在挂职梁河县副县长期间创造性的提出了实施“321工作计划”的重点目标。“321计划”的核心是为梁河县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搭建“三驾马车”,架起“两座桥梁”,插上“一双翅膀”。“三架马车”即以“知识+、互联网+、发展+”为工作重点,主抓智力扶贫。“两座桥梁”即是以“引进来与走出去”为纽带,助推经济发展。“一双翅膀”即是以“天使成长计划”为载体,帮扶学子成才。
挂职干部摸底走访天使成长计划部分受助学生
“不要将扶贫看作单方面的付出,而应是双方面的行为,学校在帮助德宏州的同时,德宏州也在帮助学校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将教育扶贫转变为合作共赢,才是未来的发展之路。”校长杨灿明表示,一直以来学校都在努力将短期扶贫行为变成长效机制,将“帮贫济困”转变为“互利共赢”,将“教育扶贫”转变为“互惠合作”。
教育部滇西扶贫总队长于虹表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宽口径多形式的开展扶贫工作,走出了自己的特色,打开了优良局面。2013年以来,学校累计拨付和筹募资金400余万元支持梁河县教育事业发展;启动“天使成长助学计划”,累计完成牵手对接156人,年资助金额30余万元;累计建立本科优质生源基地4个,在本科招生计划、支教保研指标和博士研究生“少数民族骨干专项计划”上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累计开展县处级、科局级和干部业务素质提升班8期,共计参训达500余人;学校金融、财政、法学、社会管理等领域的8名教授受聘为梁河县政府咨询委员,为政府在产业发展,品牌保护,旅游发展,财政增收,社区社会治理,碳汇等方面提供了决策咨询和实操指导。
参与一所新型大学的筹建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是2015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建设的全国首批应用技术大学。2017年5月,学校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作为新型的普通公办本科高校,主要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应用型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我校一直以来密切关注、深度参与了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的筹建工作。第二批挂职干部周巍参与了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筹建方案的部分设计,第三、第四批挂职干部张天翼在挂职的第二年,兼任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教务处负责人,参与了“滇西大筹建方案”的规划研究和滇西大“专业培养方案”“课堂教学方案”“教学管理方案”等设计起草等工作。
2016年12月学校与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2016年12月,学校与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正式签订《校校战略合作协议》,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师资队伍建设、本科生交换培养、研究生联合培养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此后,学校派出的肖春海、邓松两位挂职干部先后在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任职,积极推动滇西金融研究院的建设发展,服务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工作。
作为金融专业的学者,肖春海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积极推进智库建设,引进师资协助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教学建设和科研管理工作,指导并带领滇西应用技术大学青年教师的课题研究和课程开设,在新专业申报、“经济管理综合实验室”项目申报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具有丰富教务工作的经验的邓松在挂职期间参与了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学校章程、“双一流建设方案”及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为丰富两校的师生交流形式和内容,邀请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普洱茶学院院长朱力青等12名师生到我校参加第十五届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并开展活动传播普洱茶知识,展示普洱茶茶艺。
2018年10月栾永玉书记一行到云南指导对口帮扶工作
2018年10月17日是全国第五个“扶贫日”。当日,校党委书记栾永玉一行赴云南大理滇西应用技术大学调研对口帮扶工作,看望挂职干部人才。栾永玉指出,学校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工作,学校已经结合云南特色,依托滇西金融研究院,充分发挥学校学科和师资优势,在提升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品牌、服务滇西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可喜成绩,希望能在师资培训、教学管理、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应用技术教材开发等方面进一步落实对口帮扶工作。
今年,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开展了选聘部属高校退休教师相关工作,我校统计与数学学院高潮副教授申请了该项目,64岁的高潮拥有35年的大学数学教学经历,身体健康的他希望能在滇西的讲台上继续讲授数学、培养人才,为滇西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推动一个金融扶贫智库的建立
2016年12月6日,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恒丰银行三方共建的滇西金融研究院在昆明成功挂牌。这是滇西应用大学的首个研究机构,我校特选派了李春涛、吕勇斌两名金融学专家分别担任院长和副院长,由产业升级与区域金融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具体运作。
一直以来学校都在探索如何既发挥履行好高校社会服务功能职责,又能将滇西扶贫开发作为我校实施“顶天立地”计划、持续推进协同创新、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的重要试验载体;既发挥体现好学校学科特色和智力优势,又能以“产学研”全方位互惠合作为中心,构建扶贫开发工作长效机制,提升扶贫开发工作综合效益。
滇西金融研究院的成立凝聚了众人的心血,从第二批挂职干部周巍开始,中南大的滇西扶贫干部们均在不断探索如何在滇西建起一座智库发挥学术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是高校教师的职责,我们只是在做我们应该做的。”滇西金融研究院院长李春涛表示,这是我校参与云南教育扶贫、共建滇西金融研究院的初衷,也是研究院发挥学术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写照。
作为“校银合作,应用导向”的地方型研究机构,滇西金融研究院坚守“立足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紧扣国家战略”的定位,推动科研成果更快走出高校“象牙塔”,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自成立以来,滇西金融研究院通过多次的实地调研为政府部门开展滇西扶贫工作提供扎实的第一手材料支撑,由于专家小组成员平时要完成教学科研任务,因此均是利用寒暑假时间赴云南调研。除了对当地的特色产业提供所需金融支持的解决方案,同时研究院还为“一带一路”金融建设提供有操作性的政策建言,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智囊团”。
在教育部高校滇西扶贫推进会上,三方共建滇西金融研究院得到了教育部陈宝生部长的充分肯定。金融扶贫强调可持续性和商业化,教育扶贫着眼于地区的长远发展。我校将二者结合为内生的造血型、内生性扶贫方式,为滇西地区带去了脱贫致富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