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新闻网!今天是

经济学院志协开展 “保护长江”二期活动

来源:校报学通社发布时间:2017-12-11 字体:

新闻网讯(学生记者 刘媛媛 学生通讯员 王凤灵 练可心)12月9日至10日,以“碧波滚滚向东逝,请君徐徐向西行”为主题的“保护长江”二期活动在武汉节水科技馆、中科院水生生物博物馆相继展开,该活动由我校经济学院志愿者协会主办,来自各学院的六十余名志愿者积极参与了本次活动。此次活动紧承 “保护长江”一期活动理念,但与一期活动有所差异,一期活动以实践活动为主,本次活动则侧重于对科技馆、博物馆的参观以及学习理论知识的学习。

12月9日,迎着冬日暖阳,我校各个学院的志愿者们来到了位于汉口江滩的武汉节水科技馆进行参观学习。科技馆由科普馆和技术馆两个展馆组成,在科普馆,讲解员带领志愿者们了解了水与生命的故事,志愿者们也通过生命年轮、百年水管等展品感受到了历史的发展沧桑脉络;“水与经济”展区以直观的水柱展示数据,描绘出荆楚大地可持续性发展的未来规划。技术馆则以交互式的高科技体验方式更新了志愿者们对水的认识:在VR技术的带领下,同学们走近自来水的生产过程,明白了自来水从何而来、为何而来;踏上跑步机,相约“中水回用”之旅,参观者们化身为一颗小水滴,经历了管道、格栅、厌氧池、曝气池等一系列中水回用技术流程,见证了中水涅槃重生的奇妙过程;在巨大的沙盘上,大家用双手重塑水系分布,塑造心目中的江河湖泊、雪岭火山。参观结束后,志愿者们对于展馆的建设理念表示了肯定与赞赏,在现代科技的引领下,志愿者对水的认识从也抽象模糊的层面上升到了具象清晰的层面。

12月10日,第二批志愿者来到了始建于1930年的水生生物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志愿者们得以亲眼见证各种水生生物进化的传说。从异龙鲤、白鳍豚、“活化石”矛尾鱼、中华鲟到文昌鱼,这些生物的进化历程反映了长江顺流而下鱼类种类随地域变化的规律,展现出了长江流域纷繁复杂的物种构成,也警示着志愿者们保护长江物种多样性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面对3米长的中华鲟标本、拥有446条染色体的双须叶鱼,志愿者们惊叹不已,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竟是如此渺小。而面对江豚标本上因鱼钩造成的触目伤痕,几位女生长久地凝视江豚的微笑面庞,沉默不语,江豚美丽的微笑因非法捕捞而逐渐消逝在了长江的碧波荡漾中。

讲解员王老师在讲解过程中与同学们讨论了当今水生生物生存和人类发展之间的矛盾:“破坏是很快的,为什么这么说,以白鳍豚为例,有着和人类同样漫长的几百万年历史,却在近五十年时间功能性灭绝。毁灭速度是发展速度的百万倍,令人咂舌。”字字珠玑,讲解员以简单的数据点明了人为破坏的速度之快、毁灭性之严重,引起了志愿者深深的思考。

为了留住千里云梦、八百洞庭,为了长江流域居民有水可喝,为了结束江豚的微笑逐渐消逝的惨剧,江城学子们的节水意识的树立和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变得尤为重要。“保护长江”二期活动已经划上了句号,但此次活动的结束正是今后更多“保护长江”活动的开端。中南大学子保护长江、保护水源的行动永不会停歇。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