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南大

时间:06-12来源:校报编辑部

○学生记者 李婷婷 李艳 向师饶 张磊 谢茂清


    编者按:若干年后,你可能不一定记得大学课堂上所有老师的名字,但你一定很清楚地记得在学校哪个地方,有你最喜欢吃的小吃;若干年后,你可能已经数不清生命中遇到过多少同学同事了,但你肯定记得那个曾经陪你扫荡美食的伙伴;若干年后,你也许不记得大学里为期末考奋斗了几个夜晚,但你一定能想起那个性情豪爽的卖早餐阿姨。“美食”不仅仅在一个“吃”字上,不仅仅是满足了味觉的欲望,美味的背后更多的是一种熟悉的人情味,一种更让我们难以忘怀的感情。


玩味无限


    若干年后,或许你早就忘记了那个味道,但是你没有忘记陪着你一起哭,一起笑,一起疯的人。


  郭同学是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的一名大二学生,她最喜爱的中南大美食是留学生食堂的石锅拌饭,“最让我难忘的是有次去留学生食堂吃饭,结果断电了,黑暗中的我们急中生智,同行的三个人纷纷拿出手机,开着背光,一起举着手机吃了顿‘烛光晚餐’。虽然没等我们吃完电就来了,但是那次短短的经历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


  “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我遇见了对的人。”法学院的田同学这么描述她在食堂的美丽邂逅。在滨湖食堂还没停业维修之前,田同学每天早上都会去滨湖食堂固定的位置吃早餐,因为一次落了东西,认识了同样习惯在固定位置吃早餐的李同学,二人因此渐渐熟悉,滨湖食堂的早餐最终让他们走到了一起。


  金融学院大二的梁雄健深深怀念着吃环湖餐厅里吊锅饭的日子。由于大二上学期课程增多,有不少课还在南附楼上,住在临湖的梁同学课后只能在环湖餐厅吃晚饭。“我来自广东,吃过很多不同种类的菜,可是当我第一次看到吊锅饭的造型时,我深深地被它吸引了。”他兴奋地说,“自己挑选喜爱的材料,然后交给厨师,在他们灵巧的双手下过不了几分钟,各式的材料就变成了一道香喷喷的菜肴,放在极具特色的吊锅上,真是太赞了!”大二上的日子稍纵即逝,眨眼间便过去了,梁同学在南附楼的课也减少了,但是他也会时常在没课的时候骑车到环湖餐厅,为的就是能吃上心爱的吊锅饭。

 

环湖餐厅 吊锅饭

 

留学生食堂 石锅拌饭

 


美味“停不下来”


    不知从何时起,“吃货”一词开始弥漫校园。为了美食,有的人可以不辞路途遥远,有的人可以不顾刮风下雨。


  大二的洪叶同学平时喜欢到处寻找好吃的,在同学们眼里,她是一个专业的“吃货”。到哪里寻找中南大美食?对于这个问题,在学校生活了一年多的她有着自己总结出来的独特经验。在她眼里,校园中最棒的美食莫过于首义二食堂的意大利面了。她说:“我第一次吃就深深爱上了那种味道!”由于她所在的协会经常需要她到首义值班,所以她常常趁着这个机会到那边一饱口福。甚至有时不是自己值班,为了能够吃上首义美味的意面,她会主动替其他同学值班。


  陈同学是转完专业从南湖校区搬到首义校区的一名法学新生,“我最喜欢留学生食堂的土耳其烤肉饭,味道很赞,特别受欢迎,每次一到饭点就人满为患,要排很长的队才能打到饭。”工商管理学院的张同学也说道:“虽然每次都要排很长的队才能吃到烤肉饭,但还是会毫不犹豫的去排队。”

 

首义二食堂 意大利面


家乡味


    青葱岁月,故土难忘,身处他乡,梦里萦绕故乡的桑蓝竹绿。


  家乡远在宁夏来到中南大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求学的大一新生杨肖钟情于四食堂的油泼面。刚刚入学的那一段时间,杨肖非常不习惯武汉的生活。面对陌生的环境、身边陌生的人、与家乡迥异的饮食……杨肖说:“当时我真的呆不下去了,这样的大学生活真的是太糟糕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杨肖在四食堂尝到了油泼面。“这种味道似曾相识,有一种家乡的感觉,真的很温暖。”他说。从那时起,他在学校找到了归属感,心中的阴云渐渐散去,他渐渐融入到大学这个全新的环境中。

 

四食堂 油泼面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的陈同学是一个地道的重庆妹子,她说“十食堂的土豆粉让我尝到了重庆的味。是我在学校这边唯一找到的一家里面会放干豌豆的粉,每次吃饭就想去那家吃。”一边说着陈同学也不禁回忆起家乡土豆粉的味道来。

 

十食堂 土豆粉


  “来到武汉,饮食口味真的蛮难适应的。”信管专业的汪同学来自海南省,在家乡习惯了吃口味比较清淡的菜色,来到武汉,饭菜是典型的咸、辣,好长时间都很难适应。“但是有一次无意间发现了四食堂的白切鸡,当时真的挺感动的!因为白切鸡是我们海南四大名菜之一,吃着真的很有在家乡的感觉。而且这道菜做得较为清淡,比较适合我的口味。所以真的好激动能在他乡吃到自己的家乡菜。”

 

四食堂 白切鸡


时间的味道


    回忆是一张挂满风铃的卷帘,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带给你不同的时间的味道。


  当空间、人人主页上疯转环湖食堂的“豪华”午餐时,在学校待了第五个年头的经济法研究生刘同学却有另一番念想。“当年的环湖食堂是地下食堂,一到雨季就淹水,夏天挤在那个狭小的空间又很热,简直就是灾难片。”说到这个,刘同学不自觉露出了苦笑。“但是人还是蛮多的,因为里面的饭菜好便宜,而且那里会有个免费加热的窗口。早餐给你拿馒头的爷爷都特别亲切。所以其实那个黑漆漆的食堂还是很温暖的。”


  最能勾起回忆的,当属首义的馒头包点师傅方师傅。许多吃过他做的面食的校友甚至会在毕业后特意回校食堂用餐,只为了能再尝尝方师傅的手艺。学校的许多领导和老师,在见到方师傅时也会对他伸出大拇指,表示对他手艺的肯定。方师傅从19岁起便在我校的伙食科三食堂工作。凌晨两点的食堂里,方师傅便开始忙碌,一桩桩一件件他都亲力亲为。方师傅做的包点没有任何人工添加剂,他用最古老而原始的方法,做出外层柔软入口却颇有嚼劲的馒头,撕开馒头,更是能看到一层层的纹路。从少年到白头,方师傅用他的大半辈子带给我们香喷喷的时间的味道。

 

人更有味儿


    有时候,美食里的人情味儿或许更能吸引人,那种给人以爱与关怀的奇妙的感觉,不仅能够温暖人心,更加为食物添香加色。

 


  “师傅,我要这个!”“阔以(武汉话:可以)。”四食堂有这样一位卖饼的大叔,同其他卖饼的窗口虽并无大的不同。可当早上卖早餐的时候,每当学生们跟他说要买什么东西,他都乐呵呵的朝同学们来一句:“阔以!”工商学院的宋)同学说:“大叔很好玩儿,无论你说什么他都会回一句‘阔以’。滑稽的语气逗得我们寝室几个人都乐呵呵的。”


  法学院的杨同学觉得难以忘却的是首义食堂饮料窗口的那位师傅。“上个学期天气特别冷的时候,我点了一杯绿豆汤,师傅特地给我一杯热的。让我觉得特别温馨。”杨同学说,自己的身体不是特别好,远赴他乡求学能够遇到这样热心关怀他人的食堂师傅,心里真的很温暖。


  “六食堂的炒饭超好吃,而且卖炒饭的大叔人还特别好!”对于石同学来说,六食堂最大的诱惑远不止里面的美味,而是那里的工作人员给她带来的温暖。“我连续两天去那里点餐,他就记得我必点的酸菜肉丝炒饭。”有一件小事让石同学记忆深刻,卖炒饭的大叔自己从家乡带来的酸萝卜特别受欢迎,每次刚摆出来就一抢而空。清明节放假石同学回家了,但那天大叔特地为她留了一碗酸萝卜,后来大叔告诉她,那天他一直左顾右盼在食堂搜寻她的身影,打算招呼她过去拿那一碗酸萝卜尝尝。

 

你身边的食堂


 熟悉的校园里,每天离不开的便是你身边的食堂,而对于食堂,你到底有多了解它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目前有8个食堂,包括二、四、五、六、七、八、九、十食堂,3个餐厅,包括留学生餐厅、教师餐厅、清真餐厅,每年就餐人数约2.4万人,服务人员480人。


全校食堂月消耗表


食堂师傅的一天


    大学食堂是你每天都要出入的地方,而食堂师傅,是你每天都要接触的人,你是否了解过食堂师傅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呢?


    操师傅是四食堂“大白案”窗口的面点师。凌晨两点半,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美梦中的时候,56岁的操师傅已经早早起床,开始一天的工作了。凌晨三点,操师傅准时出现在四食堂的操作间开始一天的工作。和面、揉面、醒面、包馅、上笼。操师傅一刻也没闲着。操师傅告诉我们,每天早上他要卖1000多块钱的早点,差不多要做馒头400个,包子、花卷、黑馒头、黑窝头各100个,操师傅说这些都是多年来卖早点总结出来的规律。


  六点半左右,同学们陆陆续续开始来食堂买早餐了。早餐忙完,操师傅还闲不着,他还得根据早上卖剩的情况,继续填补,为午餐忙活。直到中午一点,操师傅才能真正闲下来歇一歇。他说:“虽然年纪大了,但是每天和面啥的,都是力气活,挺锻炼身体的。同学们对我好,我也得对学生们好。不管做什么,做就做到最好。”


  下午七点半,做完所有的工作,操师傅终于下班了。不过,他并没有休息,他还得去北苑市场买第二天所需要的部分食材。晚上八九点,操师傅便早早睡觉,准备迎接第二天的工作。

 

(本文原载于校报第480期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