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与足球相守的日子

时间:04-24来源:校报学通社

□学生记者 陶秋韵 学生通讯员 李艳

    在新体的足球场上,他们为梦想和热爱驰骋,他们挥洒汗水,收获感动,感悟青春。这,是校足球队三名即将毕业的球员留给中南大的最后回忆。然而老将不老,老将的故事也不应被岁月尘封。

 

 

6号:从梦想到现实的实践者

定格:赛场上最后的驰骋

 

    4月21日,大雨无情地洗刷着大地。湿透的黄色球衣,醒目的数字6,呼喊、传球、奔跑、跳跃……他是校足球队的六号选手,他是校队现任队长,他是10级球员高雅骏,这是他的告别之战。

 

    就要离开校队了,最难忘的是这一场比赛,感受最复杂的也是这场比赛。最终结果是失败,球队无缘下一轮,且对自己而言再无重来的机会,高雅骏深表遗憾;而这作为大学生涯中最后一场比赛,每一个动作、每分每秒都像是一种倒计时,让他非常不舍、倍感珍惜。“当了四年队长,曾梦想着带领球队拿到总冠军,可惜没有实现。在走上最后一次比赛的赛场之前,只是觉得时间过得如此之快;结束后终于意识到,真的要面对接下来的生活了,答辩、毕业、工作......这让我必须回到现实。”他感慨道。

 

倒带:荣光与艰难并行

    回首来路,他的回忆很满:小学时,意外地与足球结识,从此开始接受训练并参加各类大型比赛;小学毕业就已参透“足球就像一个人,你要对它负责,不然它就会给你惩罚——输球”的深刻道理;中学期间接受“半体校”教育、16岁便开始职业足球训练;六年前受伤切去右膝关节半月板,至今在变天时都隐隐作痛……其间,有伤痛、有失利,更有成长、有收获。

 

    或许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便会开始认真思忖未来。“未来要养家要养父母,还要对自己爱的人负责,所以要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成为他毅然放弃职业足球生涯,开启大学生活的坚定动力。

 

    在校队的四年,他收获了与队友们的真挚感情;培养了的坚韧不拔的毅力。此外,他作为校足球队队长,需要细心观察队员身体、心理上的细微变化,努力增强球队凝聚力,这也锻炼了他的领导能力。令高雅骏印象最深刻的是每次体能课,每到难以坚持时,大家都会互相鼓劲,互相打闹。这种相互激励前行的感动在心头萦绕至今。尽管风风雨雨未曾缺席,但回望这四年,他用了最简短的一个词来概括——满足。

 

展望:信心与抱负同在

 

    当同高雅骏谈到未来规划时,他的喜悦早已溢于言表。他的工作问题也已经落实,并即将迎来人生一大喜事——结婚。

 

    作为一个即将告别校足球队的老人,他对足球队的热爱却不会随着时光消逝。“以后的比赛会越来越艰难,希望现在的小队员早点成熟起来,多点责任心”是他最殷切的盼望和最真切的祝福。

 

7号:人生与足球不曾分割的追梦人

他与足球:少时的不期而遇

  

    7岁开始接触足球;小学毕业就毅然走上不同于常人的足球专业之路、中学时期进入湖北省足球队,成为国家一级运动员、通过特招加入中南大足球队,这些片段构成王俞龙截至目前的足球生涯缩影。

 

    国家一级运动员、原湖北省省队球员、校足球队主力,这些光环的背后堆积的却是常人难以承受的辛酸苦楚。曾有过刻骨的伤痛,也曾遭遇过长达一年的职业生涯低谷......回顾起那么多场比赛,“最难忘的应该是第一次代表省队参赛吧,那时候太小了,一上场就被那种热烈、专业的氛围震撼了,顿时非常紧张,但同时也感到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样盛大的赛事。”

 

    对于校队在本次大足赛上的表现,王俞龙表现出的更多是惋惜与无奈。他说到,去年校队参赛时可谓困难重重,但也正因如此,大家没有太多顾虑只是一股脑往前冲,靠着我们的意志品质取得了全国第五的佳绩。今年,球队赛前的目标是超越去年的成绩,却因为过于自信、对困难准备不足导致了失利。“作为老队员,我没能在前几场失利后带领队员调整好心态;就我个人而言,场上的有些机会我没能把握好。”这是他心头难以抹去的遗憾。

 

他与校队:青春的无怨无悔

 

    在校足球队的四年里,王俞龙与队友们见证了球队从经历风雨到拥抱彩虹的历程。在他初入校队的两年,校队一直未能获得中国大足赛南部赛区决赛的参赛权。后来,在全队的共同努力下,终于闯进总决赛并获得全国第五的成绩,这是他难以忘却的回忆。

 

    和队友,他们感情深厚:“在这里还能交到好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但凡有谁有烦心事大家都会极力开导,有人过生日我们也都会聚在一起帮着庆祝。”和教练,他们亦师亦友:“有时候也会难免出现意见不合,但是最后都能通过沟通化解矛盾、达成共识。”校足球队给予他的不仅是职业技能上的提升,还有对人格、素质的提高。

 

    他虽然即将告别足球队,但对校足球队及队员们的美好希冀却一直都在:“希望足球队对能够继续传承过去良好的精神品质,吃更多的苦才能期望有更多新突破。”

 

 

8号:拿得起放得下的勇士

情起,梦的绽放

 

    和许多专业球员一样,刘凯小学开始接触足球,初中开始接受专业足球训练,高中便为了更好的发展只身一人远赴上海足球俱乐部训练。“在上海的那两年真的改变了我很多。”他用平静的语气说到。到上海的第一年,一切平稳顺利。但在第二年,由于在训练时腿部受伤,他的足球生涯不得不一度告停休整。长达八个月的调理养伤使他错失了很多机会,心理的巨大落差、思乡之情的愈加浓厚……这一连串巨大的打击让他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他的人生。尽管如此,足球仍让他难以割舍。

 

转身,别样精彩

 

   “人生真的要经历许多坎坷才会开始转变。”于是他改变了长久以来固守的成为职业足球运动员的想法,开始计划他的另一种生活。刘凯打算感受同龄人正享受的大学生活,经过再三思忖,他最终选择了离家不远的中南大。来到中南大校足球队,他的收获颇多:队员之间的深厚情谊、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代表学校出赛留下的诸多宝贵回忆......

 

    刘凯2012年从我校金融专业本科毕业,并获得球队内的保研资格,进入我校法学院深造。他说:“我从不后悔过去选择了职业足球这条路,也不后悔刻苦训练那么多年而最终放弃。如今我既然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就应该做学生该做的事情,以学业为重。只有认清自己的角色,以后才能走得更远。”本科四年里,除了球队训练,刘凯会尽量上好每一节课,并在校学生会任职过两年,他的大学生活里,除了足球,还有更多丰富的体验。

 

    对于此次大足赛,他以一种非常平和的心态看待。“我知道这是最后几场比赛了,踢一场就少一场,所以比起结果,我更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与兄弟们一起享受这个过程。”于是他在第一场对阵中南大学时,即便是负伤仍坚持踢完全场;最后一场比赛时,忍着伤痛为自己的6年校队生涯画下圆满句号。“最让我感动的是,在我们第二场比赛败给南昌大学后,第三场小组赛结果对出线的意义已经不大了,但是球队的许多球员知道这是我的告别赛,都带着伤陪我踢完这一场。”

 

告别,球魂依存

 

    回首自己六年坚守校足球队的时光,刘凯很自豪地表示,他没有任何后悔与遗憾:每一场比赛他都全身心投入、担任过三年校队队长且不负众望、无论何时校队有需要,他总能抛开一切全力以赴、陪伴校队走出低谷,与全队共同成长……这些不仅仅是他一人的回忆,更是所有人不会遗忘的感动。

 

    在中南大洒下了六年的热血,为校足球队立下了汗马功劳,作为一个即将告别这个有爱集体的“老人”,他希望足球队的师弟们能够更加努力训练、更有责任心,使球队更加团结、有凝聚力。也希望他们能放低姿态,及时转变角色,以学生身份回归校园,努力听好每一节课,充分享受好自己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