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 地址:http://www.chinadaily.com.cn/hqgj/jryw/2013-05-17/content_9059560.html
人民网武汉5月17日电 “12号拍客看来志在必得啊,35000一次,35000两次,35000三次,成交!”昨日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货币金融历史博物馆的大学生志愿者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古币虚拟拍卖会”,学生“拍客”纷纷表示十分过瘾。“咱们这群竞拍者课都是亿万富翁,但没有真金白银;拍卖的是钱币珍宝,却都是纸上谈兵。”
拍卖会现场,委托人通过幻灯片展示藏品状貌并介绍藏品特点,给出起拍价格和加价幅度;众拍客依据虚拟账户竞相起价,对藏品“虎视眈眈”;拍卖主持人“一锤定音”;“专家团”给出专业拍卖意见及市场参考价格评估,还有监督组记录竞拍者支出情况。
拍卖物均来自馆藏15件古币珍品,有战国后期环钱賹六化、西汉王莽次布九百、慈禧年间祺祥重宝,也有苏维埃版袁大头、新中国第二套人民币中的三元面值钞票等。
号称第二大镇馆之宝,起拍价25000元、加价幅度1000元的“大明通行宝钞”,采用桑皮纸印刷,面积为364cm×22cm,是我国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票幅面积最大的纸币,存世极罕。其稀有性令现场竞拍者第一口直接叫价“30000元”,并在争抢中不断加价,最终以39000元成交,成为当场最高价款成交的拍品。
整场拍卖会结束后,此次活动还评选出了十名“最佳拍客”,到场观众也获得不同的纪念版古钱币、外币等。遗憾未获“最佳拍客”的学生小胡特地请求工作人员将竞选牌号带回留作纪念,“本来就没什么经验,通过这场虚拟拍卖会倒是增长了不少见识,另外,互相竞价还真过瘾”。
中国货币金融历史博物馆于2004年6月18日正式开馆,收藏了自古代至现代中国的4000余件货币、票据、借贷契约实物原件和金融史料。其藏品主要源于民间收藏,同时也吸收了金融学院历年积累的货币实物和近年来征集的部分藏品。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举办此次活动旨在面向大学生普及文物鉴赏知识。(李倩岚 荣洲标 蓝金 嘎松拥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