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现实主义者

时间:12-15来源:文澜新闻网

    新闻网讯(记者 彭飘 程佳欢 郭芸)老图——一个对很多大一大二同学来说感觉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许多大一的新生刚进来时,也许不知道老图在哪儿,却一定已经听说了那个神奇的地方。

 

    “老图的座位一占可以占一年!”

 

    “想在老图占座得大年初几的凌晨来排队呢!”

 

    “那里每天都有人早起读英语。”

 

    “那里的人每天中午都不回寝室。”

 

    “……”

 

    这样的传说还有很多。

 

    大一的新鲜人们谈起老图,语气里更多的是好奇,而大二大三的“老生”提起老图,心里就五味杂陈起来:习惯了慢节奏生活的同学对于准备考研的紧张感到不可思议,立志考研的同学们却对此感到恐惧或跃跃欲试。

 

    但无论外界怎么评论,这里都的确有着这样一群人:为了现实中长远的、更好的发展,他们闻鸡起舞、悬梁刺股。他们被称作考研人,他们是充满理想气质的现实主义者。

 

    无论外界如何喧闹嘈杂,内心多么痛苦煎熬,他们依然会目光坚定地看向远方——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是啊,“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梦想的开始

 

 

    因为不看好本科生的就业形势,08级法学的王丹洋对考研从未犹豫过,大二时当大家都在纠结于选什么专业作为二学位的时候,她坚定地没有报双学位。

 

    既然走上了考研这条“不归路”,在今年3月具体着手准备后,她开始思考要选择哪所学校、那个专业。“我首先选择城市,”王丹洋说,“本来很喜欢南方,但是综合各方面,还是选择了北京。”最终,在亲戚的建议下,她将清华大学的民商法作为自己的考研目标,而且这个目标在准备考研的整个过程中没有变过。

 

    刚开始时,王丹洋还是有很多奔着北京去的同道中人;但是司考过后的一段时间,当她几乎断绝与外界联系而在家里放松的时候,同学们纷纷转投了本校。等她回到学校,王丹洋发现自己孤立无援了。

 

    “我也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不是好事,也只能等到结果出来。如果最后考出来,我的结果比较好,是好事,因为我没受到潮流影响。(如果结果不尽如人意)只能说他们综合了自己的实力和时间做出了弃暗投明的决定。”

 

    不同于王丹洋一开始就坚定地要考研,电子商务0801班的杨洋则是“半路出家”。为了长远的发展,在父母的支持下,杨洋在大三对考研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决定考研。本科阶段,杨洋做了很多学生工作,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锻炼,临近毕业,老师同学们异口同声:“你如果找工作,优势一定很大。”然而他并没有将自己定位在“找一份工作”上。

 

    作为一名河南人,杨洋不同于很多北方同学一心想回到北方,他想去中山大学读金融研究生。“高中时候就想去了。”四年的等待在梦想面前微不足道。

 

    无论是一开始就清楚自己要走的路的王丹洋们,还是半路出家的杨洋们,为了自己选择的目标,他们开始风雨兼程。

 

 

排除诱惑,背水一战

 

    晚上9:30分,文溯楼4楼自习室的一个小桌子前,有一个塑料椅子,上面垫了一个棉垫子,她坐在上面全神贯注地复习着。手里的资料标记了绿色、橙色、紫色的荧光笔字迹以及红色、黑色的中性笔笔记。她就是08级法学院的李贝贝,考研的目标是北京大学的国际法。

 

    刚上大一李贝贝就明确了考研的目标,尽管她知道通过率很低,但仍然坚持着自己最初的梦想。选择北大,除了名校情结,她还认为:想要出国开阔视野,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北大是一个广阔的舞台,可以为自己提供更多的机会。而考研这种方式,对于家庭来说,是实现自己梦想所需最小的成本来,只是需要自己付出更多一些。除了考研,她还要考口译。

 

    一路走来,李贝贝认为考研最重要的是坚持。寝室里的另外三个同学,开始的时候也说要考研,但最后都没能去实践。现在室友们都找到了不错的工作,这对于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诱惑。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李贝贝为考研做了详细的时间规划。

 

    早上6:15起床,匆匆忙忙地在路上吃完早饭。赶到文溯楼一般还没到开门的时间(早上7点),她会在这个时间段里朗读英语。她说道:“时间不会很长,但主要是刺激作用,希望自己可以达到脱口而出的境界。”她还说道,“以前也很不理解为什么考研的人,边走边吃早餐,只有自己亲自经历了才知道压力多么大。有时候自己也很想优雅地吃早餐,但是时间不允许。”

 

    上午10:30她就要准备出去吃午餐了,因为这个时间可以避开人流高峰。中午差不多11:30,她还要继续朗读英语,尽管复习常常处于疲惫状态,但这个时候她对自己是要像主播。直到下午1点以后,她才会有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晚上9:45,文溯楼响起了铃声,她才准备离开。晚上一般11点睡觉。有时候过大的压力会导致失眠,还要通过喝牛奶来帮助睡眠。

 

    李贝贝几乎不打电话回家,因为备考处在很忙碌的状态之中,没有时间打电话。另外,由于自己经常处于很疲惫的状态,她不希望自己家人感受到自己的疲惫。对于每天的时间规划,她是针对考研具体考试的时间要求制定出来的,为了准备连续3个小时的考试,她尽可能地调节自己的生物钟,甚至控制着自己在什么时间段里不去上卫生间。

 

    当由于某些意外情况,当天的计划不能及时完成的时候,刚开始很有负罪感,后来会及时调整备用方案。她说:“一天中我至少有三套方案,当然这些方案也是在不断的尝试中总结的,计划赶不上变化。”后来她感受到:“人生梦想的实现,是你与外界博弈的过程,不可能完全顺着你的主观愿望发展,调整方案,为最优目标努力。”

 

    相较于李贝贝的充实,信息管理0804班的杨富麟在冲刺阶段显得有些随性:没有硬性规定自己几点起床、睡觉,没有在吃饭时刻意避开人流高峰,偶尔出去晒晒太阳就当做是对自己完成了当天复习任务的奖赏……但看到他的考研目标,你也许就明白了其中原因。

 

    决定考研目标院校和专业时,杨富麟综合了个人兴趣、就业前景、学科优势以及院校优势制定了三个方案:高端方案——上海交通大学金融研究生、中端方案——上海财经或者复旦大学金融研究生、低端方案——华东理工或者同济大学金融研究生。

 

    最终,他选择了低端方案——华理金融。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杨富麟在之前做出了充分的思考:自己为什么要考研?最后发现,考研是为了得到一张上海就业的准入证。想到能够提高去上海的可能性,放弃上交的遗憾也就渐渐淡了。

 

    在这整个为了考研背水一战的准备过程中,压力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杨洋所感受到的压力是呈抛物线状的。复习的中途,最开始考研的热情慢慢淡去,成功似乎还遥遥无期,压力积聚到此时,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最苦闷的、不知道是否还要坚持下去的时候,杨洋睡了两天。没有向老师请教、没有向家人倾诉,确确实实将自己放空,什么都不想,也什么都不去关注。但两天过了,分岔路口仍摆在眼前,“反正付出了那么多,就坚持吧。”杨洋轻描淡写地说到了自己最后的抉择。

 

 

并不遥远的未来

 

 

    2012年1月7日,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开始。也就是说,不到一个月后,考研学子们就能够验收自己近一年或更久的努力了。

 

    3月到5月,由各招生单位自主组织的研究生考试复试陆续开展,专业调剂同时进行,可以上哪所学校,考研人们开始心里有数。

 

    6到9月,招生单位在网上公布录取结果,无论是好是坏,考研的学子们都将直面最终的结果。

 

    结果无法预知,但这并不妨碍考研人们憧憬未来。

 

    谈到若如愿以偿考上研究生时,杨洋语调平和:“应该会有所改变吧,本科阶段的学习并没有很扎实,研究生阶段会专心考CFA。”

 

    可是万一没有考上呢?多少次食不甘味、多少回夜不能寐,肉体的折磨、精神的压力……冷冰冰的结果突然告诉你一切努力都白费了。白费了?白费了!——这在没有经历过准备考研的同学看来,几乎是天要塌下来的事情。

 

    然而,考研的人们却并不如大家想象的一样抓狂。提起这个沉重的话题,杨洋很平静:“那就找工作吧。”王丹洋同样淡定:“那就找工作吧。”王丹洋同时补充:自己现在并不是输不起的状态,就算结果不尽如人意,投入的过程也是好的。

 

 

    曾有一名过来人戏称考研“男的伤身,女的毁容”。在备考的过程中,很多生活的细节都被考研人们忽略了,记录下这种状态下的他们是残酷的。任何打断包括采访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打扰,甚至连在一旁默默观察他们也似乎成为了一种打扰。

 

    那么在此就送出我们的祝福,预祝考研的学子们马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