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运动会要趣味还是要竞技?

时间:11-29来源:武汉晚报

    据武汉晚报报道:

    

     金秋时节,正是各大高校、中学开校园运动会的好时候。

  

    一位学生给记者打来电话:“我们现在的运动会,很多项目其实都是在玩游戏。大家凑在一起玩一些趣味项目,就像幼儿园时候一样。相反,一些传统的竞技项目,现在都慢慢消失了。请问,这样的运动会叫运动会吗?”

  

     校园运动会里的趣味项目,到底长啥样?老师、学生是如何看待这位“新鲜来客”的?记者为此采访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湖北大学等学校的部分师生。

  

 

     形形色色的趣味项目

 

    10人排成直线,手肩相连进行200米赛跑,最后1名选手冲过终点即比赛完成。这就是趣味性运动比赛项目“时代列车”。

  

     在刚刚结束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1年秋季田径运动会中,类似的趣味性运动比赛项目还有很多。

 

    无独有偶,在几乎所有的高校运动会中,这类趣味性的体育项目都有出现。“两人三足”、“沙包投准”、“挤气球”等好玩的项目,如雨后春笋一样,层出不穷。

  

  趣味项目为何受高校青睐?

 

   越来越多的趣味性体育项目,为什么会受到学校的青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体育部吴正华老师解释:趣味项目一般都比较简单易学,不需经过专门训练,比赛过程中的趣味运动会危险性较低,且对选手的专业技能没特别要求,比赛规则简单易懂,比赛筹备时又充分考虑到了组织安全问题,从而能够保证每个参赛者的安全。

  

     同时,组织趣味性运动项目的目的就是以趣味为中心,可以吸引更多没有体育基础的学生参与。因此大学运动会趣味化是一个非常恰当的发展方向。

  

    另外,趣味性运动项目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秋季田径运动会中担任裁判的实习老师张豪介绍,在“时代列车”趣味项目中,每一组有10人参加,与传统的200米短赛项目相比,其参与人数大大增加。

  

  传统体育项目为何淡出视野?

  

    在奥运会等大型的运动会上,标枪、铁饼、跳高、长跑等传统田径项目,因为其竞技性和观赏性强,一直都是观众关注的焦点。但是在近年高校举办的运动会上,此类项目正在逐步减少。对此,不少参与者颇有微词。学校运动会为什么会减少或取消这类项目?

  

     “传统竞技体育比赛项目一般竞技性比较强,危险系数比较大。吴正华介绍。

  

     吴老师说,学校举办大学生运动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引导大学生进行自身体能锻炼,因此没有必要让学生去挑战自己的极限。

  

     “很多项目本应在高校运动会加以开展,但因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不能坚持下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运动会的副裁判长杜振巍说。

  

    该校长期从事体育教学的王丹老师说:“现在学生的体质状况,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这与学生没有长期的锻炼习惯和意识、中小学教育对体育重视不够等原因有关。”

  

  趣味性体育项目是方向

  

     省教育学会秘书长谭细龙教授对高校运动会减少竞技项目、增加运动会趣味性大加赞扬。他说:“高校运动会不是竞技比赛,最终需要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高校运动会是一种健身目的,增加趣味性项目,吸引学生参与,让学生更多的锻炼,这种方式值得提倡。”

  

    谭教授说,高校运动会应该怎样吸引更多人参与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运动会要根据高校实际,增加一些学校的特色项目,这是一种很好的创新。 “要想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必须要把体育纳入到学生评价体系中,而不是空谈重视体育。”

  文/记者 翁晓波 通讯员 刘本刚 杨晓燕 何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