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记者 刘茜) 暑假,一段让我们期待的幸福时光。就在我们躺在家里的沙发上吹着空调,手拿冰淇淋,看着娱乐节目的时候,有这样一群人,顶着烈日,走进湖北省黄冈市蕲北山区,为那里的孩子们带去梦想的种子,帮助他们在贫瘠的土地上播种希望。
他们就是我校志愿者协会“蕲乐无穷”暑期支教团队,这只支教团队由25人组成,对蕲春张榜镇的横路、陈广两所小学进行了为其15天义务支教活动。他们在支教的过程中还进行了家访、贫困调研、高中生心理辅导以及关爱老志愿军活动。多位一体的活动形式不仅给志愿者们带来了丰富的公益体验,对山区的孩子们和老志愿者带去了更多的关爱。
艰苦支教 感动一路相随
志愿者们落脚在蕲春第四高级中学,由于宿舍资源紧张,女志愿者们被安排在男生宿舍楼,她们面对的是只铺有一层纸板的床、发黑的墙壁、布满蜘蛛网的厕所,只能用冷水洗澡。志愿者们被安排在四中的教师食堂吃饭,每餐伴随他们的只有豇豆和南瓜片,“但这也许是他们能给我们的最好的了”,志愿者们说。
这群女孩子们说起这段艰苦经历时并没有说过一个“苦”字,说话很温柔的辛严超脸上溢满笑容地谈起自己晚上睡觉的经历,她说:“我只睡床的一半,留一半翻身后睡,因为天气太热,纸板上全是汗。”志愿者刘亚杰还打趣地说:“那些男孩子们很可爱,他们有时会故意装作走错寝室。”刘亚杰支教的是陈广小学,离志愿者们住的第四中学有3.5公里,去那里支教的志愿者们每天5点起床,步行去陈广小学,要走1个多小时,一路都是田间小路,特别是中午山里的太阳很毒,让表面柔弱的女孩子们着实遭了一回罪。因为之前没有经验,天气又很热,刘亚杰第一次去时穿了双凉鞋,脚就被路上的杂草割伤。有时遇到天气不好,志愿者们还要把年龄比较小的孩子们先送回家。
辛严超还提到在横路小学支教时,由于学校硬件设施不好,教室里没有风扇,天气又非常热,“每当课间停下来休息时,就有个小女孩会主动拿着扇子来给我扇,还有孩子主动擦黑板,他们身高不够,总要跳起来才能擦到,但他们总会把黑板擦得非常干净”,说到这些淳朴可爱的孩子们,辛严超眼里满是感动和幸福。
是的,艰苦并不是支教的全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来的那份淳朴的感情足以让大家忘记环境的艰苦。
说起为什么选择义务支教,大家都淡淡地表示没有想太多,只是想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想到了就去做。刘亚杰说起自己的外婆,外婆是一名乡村教师,“要是在农村教书就算做支教的话,那我的外婆就是支了一辈子教”。外婆对她的影响很大,她觉得自己喜欢做这样的事。支教就是这么简单,只要你有一颗热情和持之以恒的心。
孩子们渴望更多的关爱
志愿者们在进行支教、家访、贫困调研和心理辅导的时候,他们都感觉到了那里的孩子们最缺乏的不只是物质,而是关爱,来自父母和老师的关爱。
在对蕲春四中的高中同学进行心理辅导的时候,志愿者们感到他们普遍缺乏自信,往往又对现实的失望。有一个男孩子询问在湖北哪个学校的口腔专业最好,志愿者们说是武汉大学,但他失望地说道:“我不可能考上那么好的大学。”他们觉得自己学习基础比较差,内心的自卑越积越深,导致在蕲春有个现象,年龄越大的孩子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越差。志愿者们面对这样的孩子进行了耐心的开导:“你努力了可能有五成的机会考进武大,但是你放弃了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了。”由于这些孩子生活在几代都务农的家庭,身边的能成功走出这片土地的人太少了,以至于他们对梦想不敢想。而志愿者们就是尽力地用自己的经验告诉他们,他们跳一跳就能触摸到梦想。
一个女孩子在面对志愿者们对他们的鼓励时竟反问道:“你们觉得这现实吗?”“这一问不仅反映出孩子们不自信,更是对社会的责问。社会没能给这里的孩子们提供足够的教育资源,老师们只关注一小部分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而被忽视的一群人就越来越不信任自己,有时候他们的调皮、他们的捣乱只是为了引来大家的关注”,一位志愿者和记着交谈时说。
有些小孩由于家庭不完整,常年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行为和语言上都体现出他们缺乏基本的家庭教育。还有个智力有问题的小男孩,他的家庭破裂,一直都跟爷爷生活,当问起他的愿望时,他说:“希望爷爷永远不死,和我一起生活下去。”这个简单而又天真的愿望折射出了这个小男孩身上承载了太多的不幸。
在支教中,志愿者们布置过一个作业:假如明天是你的生日,你的愿望是什么。问题的答案出奇的一致,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写到:“希望爸爸妈妈和我在一起,希望爷爷奶奶身体健康”。这个看似普通的愿望却成了这些孩子们的奢望。另一个小女孩子,她曾经跟着父母来过城里,看见很多女孩都有芭比娃娃,自己很想有一个,却没跟爸爸妈妈要求过。这些懂事的孩子有时却又让志愿者们感到心酸。
志愿者们不顾山路崎岖,坚持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家中进行家访,为的就是让他们知道自己是有人关注的,让他们感受到哪怕只是一丝一毫的爱。除此之外,志愿活动收集到的贫困信息将用于后期的资助活动,给他们带去物质上的帮助。
走访老志愿军感受革命精神
支教队听闻张榜镇还有一位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志愿军陈金波,由于当年和老人一同在张榜镇参军的其他老人都已经过世,陈金波老人便成了当地的“历史活宝”,但是老人如今的生活并不容易。
几经周折,在热情的当地人帮助下,支教队找到了老人的家。老人家门楣上高挂的“光荣军属”的匾牌映入眼帘,浓浓的革命气息扑面而来,默默地昭示着老人光辉的过去。然而,屋里的情景却让志愿者们大为震惊,家里陈设简单,老人卧病在床,由于老人患上了“脉管炎”,没钱医治,左脚已大面积溃烂。但当老人谈起50多年前参加抗美援朝志愿军时,精神振奋,笑容满面。老人生活的窘迫和忠贞的革命精神令所有的志愿者们既钦佩又心痛。
在与老人及他的亲属的交谈中得知,陈金波老人1928年生于蕲春张榜镇,现已83岁高龄。1951年,在毛主席的号召下,23岁的他在张榜镇参加了志愿军,当时已和老伴结婚,在3年战争中,彼此思念,牵手至今。当老人的老伴谈到老人的病情时,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作为一名退役的老志愿军,老人每季度领取1150元的补贴,可是面对攀升的物价,基本的生活都难以保障,更不用说高昂的治疗费用了。
志愿者们决定将老人的信息反馈给当地政府,希望曾为祖国舍生忘死的老人能得到社会的关怀,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
创新我们一直在探求
这次志愿活动与以往的支教活动不同的地方在于时间长、活动多样、有后续的帮助。体现了高校志愿活动的创新。
为期15天的支教活动固定在两个小学同时举行。这次时间较长的支教使得帮扶效果更加明显。以往的支教活动都是在学校周边的城市圈里进行的,被帮扶的孩子们主观上都认为大学生们是来陪他们玩的,而蕲春的孩子们不同,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让所有的志愿者们动容,他们争着让志愿者在他们的练习本上留题,支教内容除了素质拓展外,更注重语数外的教学。
进行家访,可以让志愿者们深入体验贫困儿童的生活状况,采集真实的贫困信息,便于后续帮扶活动的开展。
离开蕲春并不意味着结束,在志愿者的努力下一系列的后续帮扶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包括“筑梦计划”、“梦想书库”、“关爱老红军”以及“阳光儿童”系列活动。校志协和爱心社携手已经在五羊广场开展“梦想书库”的捐赠活动,共采集了400多本书集,募集到的善款将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和购买《小王子》、《心灵鸡汤》、《冰心儿童文学获奖作品》等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爱心社相关负责人董玉莹介绍,预计600多书本初定于今年11月份由社员送到定点关注的学校。“筑梦计划”是通过展示孩子们小小的梦想,寻求有爱心的人们认购他们的梦想,帮助他们实现。除此之外,“关爱老红军”活动是为了呼吁社会关怀山区老志愿军陈金波同志,帮助他们解决其医疗及生活问题。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在和志愿者们的交谈中,我感受到最多的是一种双向的成长。张晓颖同学说:“刚进大学时的我感到很迷茫,没有目标。当我参加过多次支教活动后,在和山区的孩子比较后发现自己有很多机会。面对生活也少了一些抱怨,多了一份感恩。”刘亚杰则表示:“奉献中得到了很多快乐,在生活中也更愿意帮助别人了,自己变得更加开朗、快乐,最重要的是坚定了我去西部支教的想法。”“有一种幸福叫做被需要的幸福,这些孩子觉得我们是无所不能的,是他们让我定位了幸福”,辛严超如说。
支教不单是奉献,还有收获,收获的是海阔天空的胸襟,收获的是感恩生活的态度,收获的是淳朴的感情。我们相信在支教的路上,还将有更多的人加入他们,一起收获成长!
相关报道: 4.蕲春新闻微薄转载:http://weibo.com/qcxwzx 5.荆楚网报道:http://edu.cnhubei.com/?action-viewnews-itemid-50341 http://edu.cnhubei.com/?action-viewnews-itemid-50554 8.湖北电视台采访: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AyMjA0ODk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