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漳河高唱“渔光曲”

时间:12-06来源:校庆回忆录

孙秀芝
    那是1969年,全校都去漳河搞“斗、批、改”,绝大部分同志“抓革命”,我们这些人由学校组织 “促生产”,在劳动中改造思想。
    1970年4月的一天,当时在校办工作的李庆善同志召集我们十几个人开会,说是要成立一个捕鱼队,“自力更生,发展农副渔”,负责人有高永清、徐文嘉两位同志,依靠漳河水库管理局,借了九张网,两条船……还专门从校内各个单位抽出了十多位同志,男同志负责打渔,女同志负责补网。
    我和梁恒秀、虞师、姚鸿荫、孙秀芝、沈心立、秦镇芳、李锦南、严慧芬、尹致轩等组成了补网组,负责人是梁恒秀。
    第二天,我们一行人就离开了各自的集体,去了一个叫烟墩的地方,开始了“轻撒网紧拉绳”、“烟雾里辛苦等鱼踪”的打鱼、织网、补网的劳动生活。当时提出的是“政治建队”,从漳河管理局请来工人师傅当领导,工人师傅说:“‘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要把阶级斗争放在第一位”;另一位师傅说“打鱼不是为了吃鱼,而是为革命”,我们都很认真地听了进去了。工人师傅为我们让出了房间,腾出了桌子……给船、给网、给技术,亲自耐心地教,手把手地带,使我们深受感动。
    当时男同志下船捕鱼,风里来雨里去、历尽艰辛,我们女同志陆地织网担子也不轻,“网无三日新,下船就见针!”一般来说,织网较易补网难,补网的是师傅,织网的是徒弟。好在我们女同志中很有几位大姐是“能手”、“巧手”,我在她们的帮助下,学习着才动得点手。
    我们每天早上学习“老三篇”,结合思想斗私批修。我们在补网过程中,常对照工人师傅一心为公的高尚品质找差距来改造自己。如工人师傅一天到晚总是考虑队上的事,他把开会用去的时间,在休息时间补了回来。他的形象常在去脑海里萦回,至今难忘。可我当时却沉浸于优美的漳河水库自然环境和那种“云儿漂在海空,鱼儿藏在水中”的捕鱼生活。在织网、补网的劳动过程中,我还通过运用竹针、经纬线的运动规律,找出当时在斗批改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思想毛病的原因。
    说是说打鱼不是为了吃鱼,但最值得高兴的还是看到打渔的男同志满载而归的时候,看着他们象落汤鸡似的,手上拿的渔网、晒篓渔网,但欢欢喜喜的背着鱼……好大的鱼啊!每网下去至少可以拉上来两、三百斤 ,有的一条就达五、六十斤,让这些久居城市的知识分子们见识了什么是真正的大鱼,在紧张的抓革命之余,为之开怀。所以捕鱼组的同志尽管累,但丰收的喜悦全部都写在他们的脸上,也感染着我们全体,这样的生活我们一直干了大半年。
    记得当时第一次,他们是从4月18日到4月30日,连战几天,在“五一”节让全校师生员工都吃到了我们自己动手捕的鱼,大家都高兴的不得了,改善了生活。直到几日后,临开饭时,不少同志还总爱问“今天有没有鱼吃?”
    直到现在,我还留恋那漳河鱼,又鲜又嫩,油质又厚的漳河鱼;
    直到现在我还留恋那经过厨房炊事班做出来的那又香又可口的、赛过粉蒸肉的“粉蒸鱼”;
    直到现在我忘记不了那些所谓“臭老九”,他们当时有着那样的革命精神,他们是刘都庆、曾令修、 梁继高、张运嘉、王堃(小)、赵擎、孙奕让、高永清、徐文嘉等几位文质彬彬的老师、干部,为全校师生员工改善生活所作出了努力与奉献;
    直到现在使我更不能忘怀的还有那几位沉静优雅、朴实无华、埋头补网、顾全大局的秦镇芳、李锦南、严慧芬、尹致轩等同志,于今她们早已作古;梁继高、张运嘉与高永清、徐文嘉也离我们而去。
    在校庆六十周年之际,必须为他们献上一份敬意,虽然我们在捕鱼队相处只不过大半年,却给我留下了美好的、亲切的记忆。
    让我们在校庆纪念日子里,为我们漳河捕鱼队、也为这些平凡的同志鞠上一躬,我们不会忘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