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男,汉族,1989年5月23日出生,中共党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曾获一等人民奖学金、二等育贤奖学金、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国家级立项、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湖北省二等奖及校二等奖、“博文杯”校重点立项奖及决赛二等奖、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志愿者、院十佳青年等。
点滴生活点滴成长
三年以前,我踏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这片沃土,开始我梦想已久的象牙塔生活;三年以后,我已迈着有力的步伐,行进在大学尾声的冲刺跑道上。一灯如豆,三载年华,伴随着对生活的无限热情,我已渐渐成长,而大学生活也给了我最美好的拥抱。
我仍清楚记得,开学典礼上,老师们语重心长的教导和学长学姐们由衷的鼓励。怀着那时对新生活的无比向往,我主动争取并加入了年级党支部和工商管理学院志愿者协会,参与学生工作和志愿服务事业,不知不觉已坚持至今。从一个探索学习者到一个无私服务者,思想上的提升让我看待事物的眼界有了不同:生活中,挫折难免,但它们不是你前行的绊脚石,而是成长中的养分,最终需要你将其转化为精神食粮;工作中,与人意见不合也是常有的事,重要的不是让别人完全听从于你,而是应努力寻找协调共进的方法,以达到集体利益最大化同时又能为每个人创造锻炼价值的目的;志愿服务道路上,我也逐渐懂得,关于奉献,关于爱心,已没有“鱼与熊掌”之说,没有得与失的计较,因为当你献出一份爱心,当你传递一份真情,那种于人于己的感动永远无法言语。尽管已先后参与发展了两百多位预备和正式党员,帮助班级获得过校红旗团支部和优秀志愿者团体等荣誉,组织策划并参与过百余项志愿服务活动,获得过校优秀志愿者和优秀学生干部称号,但唯有坚持,唯有将学习与思考并重,才能更好地推进这些有益事业的工作开展,才能体现出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作用与价值。
工作能让人思考生活,这话不假,而我最深刻的体会也就是对“蝴蝶效应”的理解,即每个人都可以有所作为,每件小事都有可能做出巨大贡献。刚入学时,强烈的环保意识促使我自主策划负责了一项针对大学校园废旧电池回收工作系统化的工作。活动起初的宣传让人受挫,因为当时很多同学认为去宣传一个“常识”没有必要,但我坚信,“知道”和“行动”完全是两码事,我们坚决不做“行动上的矮人”!通过不懈努力,在我院开展的回收试点工作取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更取得了武汉环保企业的支持。很快,我和志愿者协会成员把回收工作推广到全校,并一直尝试在其他校园进行推广普及。如今,每当路过设立在校园内的电池回收箱,想到自己为环保事业做出的一丝贡献,心里总有说不出的滋味。这也让我懂得,对待自己的人生与梦想,也该踏踏实实,有规划地从点滴做起,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掌握职业本领。
诚然,学习是每个学生最本质的工作。在繁忙工作的同时,对待学习我丝毫不敢怠慢。三年的成绩呈阶梯式上升,尤其在大三学年,取得均分90.42的好成绩,国家奖学金、一等人民奖学金便是对我学习最好的认可。刻苦的学习换来的不仅仅是成绩的优异,更重要的是学到经世济贫回馈社会的本领。为此我十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理解课堂知识、学会知识的框架性构建和相互联系之外,我利用课余时间拓展课外阅读,《读者》、《中国日报》、《21世纪商业评论》、《林肯传》、《世界是平的》都曾陪我度过许多自习室和图书馆的学习时光。而实践调研、科研竞赛也是大学生活必不可少的元素,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参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学术作品竞赛的实践调研中,我体会到任何研究成果都需要深入了解研究课题,逻辑论证有理有据,而对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以及研究课题的创新视角,让我和队友的参赛作品最终脱颖而出,代表学校参加湖北省决赛,并最终在与研究生和博士生的角逐中取得决赛二等奖的好成绩。而后我组队参与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在与队友的合作努力下,顺利通过了学校和教育部的审核,获国家级立项,其中自己撰写的课题相关论文还被发表于国家级期刊《现代商贸工业》,其视角的新颖和前瞻性得到指导老师的高度认可。这次项目经历也让我懂得,成功在于点滴的积累,只有在努力和敢于尝试的前提下,成功才有可能。
学术上的成绩并未让我感到满足,反而更激发了我对知识实践的渴求。为此,每逢寒暑假,我都会寻找实习交流机会,先后担任过书店销售系统管理员,中国农业银行国际业务部业务助理,加深了对管理系统操作和国际贸易结算知识的运用能力;在浙江省500强企业杭州波达塑业担任销售经理助理,协助经理远赴江苏省徐州、泰兴、宿迁、淮安四地进行区域总经销客户回访和新客户开发工作,提高了对市场营销和商务谈判的认识;在大三暑假,通过中英文面试,争取到香港大学暑期交流机会和香港苏黎世金融集团的研习机会,通过与来自世界各地优秀学生的沟通合作以及与企业高管的研习交流,掌握了商业分析与商业策划书的撰写能力,并通过对香港金融中心的近距离观察学习加深了对金融业和企业管理的理解,扩大了我的全球化视角。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交流让我逐渐从一个大学生向一个社会人过渡,并深刻体会到社会的责任已在我们的肩膀之上!
时光匆匆,生活点点,成长也在这缤纷生活的潜移默化中积流成河。或许我们不能在一瞬间创造出惊世骇俗的壮举,但我们未尝不能尝试着厚积薄发。点滴生活之中,点滴成长,大学生活,就该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