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包容•尚德——访校运会技术指导李建芳

时间:11-08来源:学通社

    在2010年的秋季校运会的裁判团中,总会看到这么一个人,一头齐耳的长发,一副墨镜,瘦瘦高高却极其干练。这便是在此次校运会担任技术指导的李建芳老师。

 

生活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自1982年以来,李建芳从事裁判工作已有20余年的时间。谈及当初与裁判工作结缘时,他感慨颇多,“在大学时期的一次运动会上,老师安排我做测量场地的工作。开始我还觉得有点大材小用,很不情愿去工作。但是最后我发现原来画跑道线虽然看着简单却有很深的学问。”李老师语重心长地说:“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并且要怀着极其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做好每件事。”李建芳在大学时期认真钻研了关于裁判方面的书籍,其认真程度达到“翻到专业书籍的任意一页我都能说出来。”在多年的从业生涯中,李建芳用行动书写了很多的辉煌。他担当过在北京举行的第11届亚运会裁判,“尽管从凌晨3点到6点要进行测量工作,但我认为辛苦是值得的,因为我热爱这份工作。”李老师言语间难掩自己的自豪之情。他表示多年的深厚的理论知识和多年的从业经验能够让他得心应手地做好裁判这一工作。

 

“公平正义为基本原则”

 

    “裁判就像法官一样,公平正义是最基本的准则。”李建芳严肃地说。由于此次运动会场地的变动、器材的局限可能造成的裁判工作存在偏差或者失误,他表示裁判会本着公平这一第一准则,绝不会偏袒任何一方。如果裁判有明显的失误,裁判一定会有错必纠,确保比赛的公正性。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学会换位思考,相互理解包容。“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父亲我能理解孩子们的心情,但也希望孩子们遵守比赛规则。”李建芳言辞恳切,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素质让人叹服。

 

“首先我是一个父亲,然后才是老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李老师阐述自己对于教师的理解,“老师首先是‘传道’,其次才是‘授业’”。他认为作为一名老师,首先要教授学生的不是专业技能,而是如何做人、如何成才。李建芳对自己的学生提出了三个要求:第一,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己最后的成绩,你要做的是用心上课,尽力参与。第二,开心快乐的来上课,这样才能积极主动的吸取知识。最后,一定就是好好的享受生活。”这是他叮嘱他所教的每一届学生的一席话。李建芳十分重视对学生心态人格方面的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他说:“首先我是一个父亲,然后我才是一名老师。我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我理解他们。”

 

    李建芳风趣幽默,话语中透露着自己深深的生活感悟和处世哲理。让我们看到了平时一脸严肃的裁判的另一面。赛场上,他是一个公平严谨的裁判;课堂中,他又是一个尽心尽责的老师。他身体力行书写着“奉献”、“包容”、“尚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