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新闻传播专业的诞生与成长

时间:06-17来源:校友回忆录——《岁月如歌》

心  声
 
    一九九六年春的那段日子,对一般人来说极为普通,但对于我和我当时以及后来的一些同事们,却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那是春节过后开学前的党委扩大会议。中层干部们刚刚听完时任党委书记李渭清同志关于新学期工作规划的报告,正三三两两在校北区蛇山招待所前的楼坪上,互相议论,大家谈得最多的是报告中有关“专业发展新生长点”等问题。我手扶栏杆,一直沉吟,目视着山下北区门外马路上大大小小的车辆,猛然间,一种强烈的愿望从心底升腾:要让我们基础课部所属的中文教研室,象外语教研室,升格成为系,建立自己的专业。大会结束后,与会人从楼坪石梯接连不断地步下台阶,我快步赶上李渭清书记和汪行远校长,抢声说:“学校要找专业发展新的生长点,我们中文教研室也可以办中文专业,招本科生!”二位领导对我的话语没有思想准备,书记说:“你们报报试试是可以的。”校长回答:“要经过论证啊。”他们的话,足以让我喜出望外,我想,论证是必要的,办专业决不动摇。
    一周后的中文教研室,像炸开了锅,“一定要办专业”成为万众一心的强烈呼声,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亢奋着。长期以来,中文教研室作为承担全校公共课的教学管理组织,一直为课程的单一,教师无法施展自己的业务专长,也无法提高全室效益而烦恼。我作为管理中文、外语(当时已独立成系)、体育和艺美的基础课教学部主任,更是常常焦虑异常。这就是我决心要办专业的几个重要原因。现在好了,随着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春风的到来,“思想要解放”、“胆子要更大一点”的教导,更加点燃了心中的希望之火,就在这种情势下,中文教研室升格成系,似乎呼之欲出,然而事情并非那么简单。
 
关  切
 
    办什么系,选什么专业,大家似乎是理所当然地认为要选择中文。早在1958年(湖北大学时期)我校就有成立中文系的打算,出身于中原大学的贺绥世(已过世)、李雨放老师,就曾分别派往北京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作专业教师培养,但最后因全国性的“八字方针”而被“调整”下去。八十年代,当时的教研室主任韩玉奎、李德华都曾有过动议,但终因各种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施。如今再次提出办中文专业,虽然有利条件很多,但眼下中文毕业生就业形势并不乐观,这种选择是否是最佳构想,我心中还未最后确定。在大家热火朝天的讨论中,有人提出办新闻专业是否可以尝试的建议。我的心猛地一动,我知道,华工、武大都是白手起家建立的新闻系,我们难道不可以吗?为什么不能挑战自我,另辟蹊径呢?经过几天反复考虑和各种条件分析之后,我与中文教研室的领导同志多次商讨,形成共识:创办新闻系,别无它途!
    消息传开,熟识的、不熟识的、教师、干部、工人,都非常关切。当时学校老协负责人,原图书馆馆长、中原大学老校友沈平同志告诉我说:“我们中原大学就有新闻大队,新华社的冯健就是当时我们新闻队的成员。你们办新闻系继承了中原大学的传统血脉,又是现在社会所需,很好。”听到他的话,我很受鼓舞。当时有许多人,包括平素交道不多的其他系领导和学校各部门领导同志如欧阳旭初、林汉川、赵凌云、帅重庆、叶远胜、刘兴旺以及时任学工部长现任校党委书记的徐敦楷和时任宣传部部长,现任校党委副书记的刘可风等,都为我们出谋划策,帮我们打开思路,寻求解决师资等困难的办法。校党委书记、副书记、校长、副校长都在各方面给我们开绿灯,支持我们外出调查,帮助我们作一系列的论证准备。也正在同时,我听到了我校校友77级毕业生李洪波(现任经济日报副总编)毕业之后在经济日报工作十分出色的信息。我立即找到当时在校报任主编并曾是李洪波学生时代的辅导员的刘先凡同志,请他联络李洪波转达我们征求他关于我校建立新闻专业的意见。不出所料,不到一周,李洪波寄回一封热情洋溢、急切期待和积极鼓励的建议信。他说,当前各大报最缺的就是既懂经济又懂新闻的复合型人才,学校若开办经济新闻专业,能极大的解决新闻媒体渴求人才之需,而母校财经专业的雄厚基础与资深中文教师众多且人文功底深厚,加之武汉新闻高校成群足有经验可供借鉴等优势,是不可多得的条件,创办这全国尚未建立的新专业——经济新闻专业,实在是得天独厚,而且,时不我待,机不可失。在他的鼓励和推动下,我们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各项准备。曾任襄樊日报编辑的副校长胡斌南,主动为我们联系华工新闻系协助我们解决师资和资金问题。
    经过整整半年的社会调查和可行性研究之后,学校召开了各系、各专业负责人以及省内外知名教授、学者参加的论证会。会上我们出示了各种有关资料,说明了办系的意图和所具备的条件以及运作过程。经过热烈讨论,最后,大家一致同意中南财经大学开办经济新闻专业的意见,强调首创经济新闻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之需,是培养跨世纪人才之需,是明智之举,富有前瞻性、开创性和可行性。一切都这么进行着,而我,因亲身感受到各方人士的关切,亲耳听到沈平同志所传达的我校前身——中原大学就曾有过新闻大队的信息,除了倍受鼓舞之外,更感到能延续我校传统专业,是一种光荣责任和使命。今天,当学校60周年校庆到来之际,我受校报主编周苏展之约,回忆办系过程,写下这篇文字,心情仍十分激动。在我看来,“中原大学”情结,永存于我们每个中南财经政法人心中,它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们,是我们的精神之魂!
    建系的筹备并非一切都很顺利。正当我们备齐了各种材料准备上报给财政部批准,却传来新闻专业是“控制”专业,必须由教育部直接审批的信息。而教育部所公布的专业目录上没有列入经济新闻专业,这可让我们傻了眼。原本以为只要财政部认可,正式批准就可以成立这新型专业,谁料到会遇到这种麻烦。我们的课程设置是以培养经济新闻人才为目标。以三分之一基础课、三分之一新闻专业课、三分之一经济专业课为特色,如今不合专业目录,就不能标新立异,就不能在新闻专业领域去探索新的发展思路,招生简章中就根本不能出现“经济新闻”的专业名称。此时离招生日期已不遥远。当时担任学工处处长的徐敦楷同志、罗家宾同志、招生办的辛明同志,都为我们操了不少心。他们受校长之托,上下联络,反复思考 ,最终以经济新闻专门化的名义在全国招生40名,并获得主管部门财政部的批准,我们那七上八下的心,才算初步落放下来。学校在收到财政部批准的文件之后,决定成立新闻系,任命我为系主任,刘先凡为书记。中南财经大学新闻系正式宣布成立,这是1997年6月10日。
    由于培养经济新闻人才在当时是新生事物,很快《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楚天都市报》、《市场指南报》(今为《楚天金报》)都相继报道了这一消息,并强调此专业为全国首创,旨在为报社、电台、电视台培养既懂新闻又懂经济的高级新闻记者、编辑,同时为政府文化宣传部门、企业单位培养文字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一时间,武汉市民,武汉高校,武汉新闻媒介都异常关注,有人专门打电话咨询,了解专业设置及课程内容,有人写信寄来明信片祝贺,甚至还有企业业界人士,亲自找到我系办公室,关切询问各种情况,希望联手进行新闻活动,培养经济新闻人才。在一片高涨的热情中,我系终于诞生,新生终于进校。“经济新闻专门化”挂牌成立了,尽管它还不符合教育部专业名称要求,但是主管部门——财政部支持,我校支持,群众支持,这在当时是最重要的。在以后的两年中,经过不断的努力,我校新闻专业顺理成章被正式批准,并定位为经济新闻方向。新闻专业建设被纳入正常轨道,向前不断发展着。如今,已成长为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专业由新闻扩展到中文和艺术设计,并拥有硕士的招收权。
 
争   气
 
    1997年入校后的新生,是满怀激情和自豪的。他们深知自己是学校经济新闻首届学生,是全国首创专业的开拓者。因此在各方面表现出一种拼搏向上、团结进取并竭力为自己专业争气的精神。
    进校伊始,在新生军训的一个月中,他(她)们接受了酷暑的考验(当年9月的气候异常炎热)并发挥自己的优势,旗开得胜,获得宣传优秀连的表彰。在不久以后的秋季运动会的出场式中,他们倾班出动,以全班仅有的40名学生代表全系,与当时全系学生总数超过他们十几倍的兄弟系代表队匹肩比美,表演十分精彩。首次在全校师生面前亮相的他们,动作整齐划一,士气高昂自信,服饰耀眼夺目,队型变化多姿,处处显现青春活力,给当场所有人留下了强烈深刻的印象,赢得阵阵掌声和一片赞扬声。一时间,新闻系学生气质好、形象好、班风好、士气好在全校97级学生中传为美谈。
    新闻97级更多的表现是在他们的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中。由于我们专业建设的理念是厚基础、重实践、显特色,所以对基础理论课和专业主干课,我们十分重视。我们反复告戒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才能全面掌握未来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为此十分重视任课教师的配备,除本系安排最优秀的教师外,还与外系特别是各经济系协商,请他们也安排优秀的、能努力结合我系专业特色的教师上课。而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很高。班长万建民,虽然社会活动多,但门门课程都获得优良的成绩,无形之中,带领着同学们,认真钻研、刻苦学习,第一学期,大部分学生学习成绩都比较优秀。由于是经济新闻专业,我们特别重视学生学习与社会经济生活挂钩,注重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践训练,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1997年12月我们与省经济师协会联络,组织学生参与他们主办的《1997湖北市场畅销商品的现场短新闻大赛》,在全省700多人参加30多名的获奖名单中,8名学生榜上有名,名列榜首的是97级学生万建民,我系获得唯一的组织奖。98年2月我系学生参加《市场时报》与《小天鹅湖北公司》共同举办的“我说‘小天鹅’有奖征文比赛”又有27名学生获得奖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企业经营模式、资本运营、产品质量、人才战略、文化理念、现代商誉、服务质量,社会效益等多角度,提出了某些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受到厂家的好评,我系再次获得组织奖。98年6月我系学生又参加了由省经济师协会、省经济信息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举办的“荆江杯”《名人和名牌》有奖征文活动,我系学生又独占鳌头,为学校争得荣誉。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这些经济新闻活动,目的是让我们的学生认识自己专业特色,在实践中学习经济理论,认识经济规律并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写出时代所需要的优秀经济新闻。
    万事开头难,此话不假。建系之始,一穷二白的我们要从一点一滴开始我们的创业。为了得到一个最起码的办公环境,我们在97级学生进校前折腾了整整一个暑假。学校当时分给我们的除一间原基础课部办公室、资料室和一间小办公室,无有其它。为了得到一间能容纳20多人的会议室,我们一面与外系联络,一面向学校申请,经反复协商和争取,最后从贸经系手上接管了一间毗邻我系资料室约20㎡的库房作为全系开会之用。紧接着在学校不可能给予任何资金投入的情况下,我们自力更生,亲自四处张罗各种设施用品。我们将基础部工会所留下的一张跛了腿的乒乓球台稍加修理,作会议桌,又从校后勤事务科仓库里挑挑拣拣借来形式稍齐整的课椅,作为会议室用椅,并从所借窗帘中找出成色较新的天兰色大辐窗帘布作为会议桌台布,又联络修缮科,粉刷室内,在墙壁四周做上油漆卫生墙,特别是请修缮科给安上他们存放数年舍不得给其他单位安装的绿色地面石英瓷砖,这一切,现在说起来似乎太微不足道,但当时却是我们四处搜寻并因我系为新系而被后勤部门格外优待,破例执行的。在增加了日光灯,电扇和用基础课部存转的一点经费购置了一台柜式空调置于会议室之后,我们还让美术教师亲手绘制了一幅大油画,悬挂在西墙上,十分抢眼。整个会议室,虽然不大,但相比其它某些系会议室(如外语系),却风味独特。如此做来,我当时的目的只有一个,要让全系教职工在现有条件下有一个全新和自信的感受,要为我们这个来之不易的系争一口气。
    新闻系成立,工作步入正轨后,我们规划了系的建设和发展分三步走:第一步,搭班子、建机构、定方案、招学生、开渠道、搞创收。第二步,练内功、抓硬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包括引进人才、解决教师专业转向、改变师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大力抓好经济新闻的教材编写,组织课题攻坚以及实验室的建设和各种设备的武装等。第三步是创特色,迈上新台阶。提起创收,是最令人头疼的事。为了储备资金,解决系里的必用之需,我们曾多方联络,希望通过与企业连手或开辟留学生培训渠道等方式解决计划外资金来源,但效果不大,唯有华中理工大学的新闻学院协助我们创办的自考班才有某些收益,尽管按协议每年必须交付一定额度的提成,但相对以往,已有相当改观。办这种班,生源的开辟,曾让我们绞尽脑汁,费尽心机,而学生的管理和通过率的保障,又长年让曾我们悬壶于心,占去了我们工作中不小的精力。不过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这项工作,在我主持工作的日子里,总算有所推进,而副主任李道荣同志,分管此项工作,出了大力,也颇有成绩。
    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师资力量。关于建设教师队伍我们的做法是,一、集体转向。新闻系开始运作,我们就印发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同志关于论述新闻宣传方面的材料,组织大家一起学习,其目的是让全体出身于中文专业的教师,加强新闻意识,为专业的转向和新闻专业日后的发展奠定思想基础。二、送出去、引进来。培养优秀的新闻人才,应该有优秀的新闻专业的教师队伍。我们先后派出4位教师前往北京中国新闻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进行系统的专业学习,为“采”“写”“编”“评”各项课程的开设作好准备,另外积极鼓励广大教师提高自身专业层次,去攻读新闻硕士博士学位。为了充实师资队伍,加强专业性,我们从武大新闻系招收了一名新闻专业毕业生,这是当时我系唯一新闻科班出身的硕士。现已是我校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新闻系系主任。另外,我们从华中理工大学(现为华中科技大学)退休教师中聘请了刚卸下系主任重担的老教授汪新远任兼职教授,承担我系新闻专业的新闻基础课和某些主干课,协助我们打开与武汉各新闻媒体的联络渠道,帮助我们进行专业建设。由于这位资深的老记者老教授的牵桥搭线,我们迅速与武汉各大媒体建立了协作关系,时任《湖北日报》社长卢吉安,《长江日报》总编瞿玉勋,《武汉晚报》总编辑兼社长魏峰,《楚天都市报》总编辑杨亚平,《市场指南报》(现为《楚天金报》)总编辑朱学诗等都十分热情地支持我系。成为我系的兼职教授。三、深入媒体,教师轮岗实践。关于这点设想,我们当时仅让教师王梅芳到湖北经济电视台作过短期学习,真正实施是后来的诸位领导研究和考虑的事情。
    1998年6月10日,是我系建系一周年,也是新一届学生即将进校,97级学生即将面临更为繁重的专业学习任务的前夕。为了广泛开拓师源,进一步办好“经济新闻”专业,我们举行了“经济新闻专业建设与发展”恳谈会。新华社湖北分社社长,武汉各大媒体负责人,湖北广播电视局副局长,武汉所有设有新闻院系的负责人,还有某些经济杂志(《统计与决策》《企业家》)及红桃K集团等企业界人士,都应邀出席了会议。会上,我们介绍了一年来所取得的初步成绩,学生的精神风貌,我们专业建设的理念,以及今后的构想和对各与会者的期待等。与会来宾满腔热情地肯定了我系专业发展方向,赞许了我系一年来取得的成绩,并表示愿支援我系教师提供实习场所等意向。这次会议被时任华中理工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程世寿称之为:武汉地区新闻教育界和新闻传媒界,首次“全体”大聚会,“教育界新闻传媒界企业界相互协作共同建设新闻专业,中南财经大学带了好头,起到了龙头和纽带的作用。”这次会议由于准备充分,议题明确,来宾代表全面,加之一年来我系在社会上有了初步的影响,所以气氛热烈,充满团结友好情谊,开的十分成功。紧接着各大报及湖北电视台都报道了此会情况。这一切对处于初生期的我系,提高知名度、美誉度有了很大作用。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与武汉各大新闻院系交流频繁,与媒体联络也较以前大为增强,这次会议为以后专业的发展,学生进行专业实践,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特别要提到的是,为开好这次意义不同寻常的会议,全体师生特别是教师,团结一心,群策群力。尽管当时经济实力十分薄弱,条件简陋,但大家在那段特有时期所表现出的全心为专业积极向上的精神,现在回想起来,仍十分温暖,令人怀念。
    1998年秋,新一届学生进校。由97级学生创办的学生新闻实践园地《共响》已陆续办了多期。《共响》编辑部从新生中招了多名通讯员,当他们参与其中,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份学兄们创办起来的小报,曾经经历过许多的艰难。《共响》是由97级学生万建民,胡一帆等同学在一年级下学期办起来的。当时我系经济实力薄弱,建系初仅靠中文教研室转移过来的一点储备金,打发系内一些计划外开支,而此时学生活动经费要自行支付,所以我们处于十分困窘状态。令我感动的是,当时学生教师较为理解,并无特别大的抱怨。最初几期《共响》是学生在编印成型后用复印形式完成。由于复印成本高,难以长期坚持,后来学生自己开辟渠道,送往校外打印社印制,这才算是结束了较为原始的办报历史。建系最初几年,我系实训设备是空白,为了让这些未来的记者,现代应用技术手段得到锻炼,我们与学校计算中心商议,从他们淘汰的苹果机中挑拣出十台电脑搁置在学生宿舍供学生练习指法和某些输入模式,以及办报。起初学生喜出望外,随后大失所望。女生宿舍的4台完全不能启动,男生宿舍除了2台稍能动弹外,其余全是废品,想用这些机器进行实训,编印《共响》简直是天方夜谈。无可奈何,又与计算中心商议,鉴于我们专业的特殊性和渴求解决问题的诚心,时任计算中心主任的李维万和副主任李九元,同意在全校上机时间中插入一段时间专供我系学生上机,然而这些安排经常与学生上课时间相冲突,所以未能真正奏效。不过无论如何对学生办报的热情,应当格外珍惜,我们采取让学生在我系唯一的一台办公电脑和打印机上编印,进行操作。由于工作时间必须在晚间和休息日,万建民、胡一帆等人常常熬至深夜。最终,我们只有采取有偿办法,让他们在照明不佳和技术熟练程度不够上乘的情况下,由他们组稿完毕,系里每期支持100元左右,送往印刷厂付排。尽管条件艰难,但这些同学始终坚持满腔热忱办好《共响》,并一届一届接力,一直延续到十年后的今天。前段日子,无意中翻阅到当年存放在家中的几期《共响》,虽然纸质旧黄,但建系初期,胡一帆戴着眼镜埋头敲键盘的影像,万建民抱着一捆散发着墨香的《共响》,送进办公室的兴奋神情,不由得浮于眼前。他们当时的艰辛,我想十年后是有所回报的。胡一帆这个当年《共响》的创始人,如今在北京财经重点刊物《财经》杂志社任编辑,他学以致用,得心应手,很大程度得益于当年在《共响》中所受的磨练。万建民,现已是北京《经济日报》栏目记者编辑,圆了他学生时代立志做优秀经济新闻工作者的梦想。他的成功,除了得益于在新闻系所受的教育,也受益于被吸纳到我校校报、协助编报的实践。所以迄今为止,他与我校校报的几位编辑仍保持着密切联系,其中感恩之情不言自明。
    使我不应忘怀的还有当年的书记刘先凡同志,他曾在校报工作多年,有较好的新闻敏感和新闻实践,在我们合作共事的那段时间,他也随同我一道,没日没夜地为系里大大小小工作操劳。他在引导学生进行新闻活动和亲自投入我系对外宣传报道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为扩大我系和我校社会影响作出了重要贡献。还有当年的副系主任李道荣和新闻教研室主任许正林,为筹划我系的发展,落实教学改革各项措施,特别是创办自学考试助学班,为开辟我系财源,倾注了心力,而自身也进入正教授行列,在教学和科研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还有97级的班主任,辅导员吴玉兰,她接手刚进校的这个班时,孩子幼小,但她克服各种困难,与学生一起摸爬滚打,用热忱、关爱、坚毅和青春,把学生引向新闻之路,自己也在教学生涯中完成了新闻学硕士及博士的攻读,如今已成长为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专管教学的副院长。我更多感念的是我们全系的教职工以及当时虽已退休但曾是中文教研室的老教师们。他们在各种艰难环境中,给了我支持和鼓励,使我没有退缩,坦然面对所发生的一切。原中文教研室主任李德华,在即将退休之日,与我为审批专业,东奔西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并将教研室仅存的一点资金,全部贡献出来,解决了当时的燃眉之急。仅就如此,我认为是我自己以及大家都不能忘怀的。
    我校新闻专业建立已跨过了整整十年,当年怀着骄傲,自豪和喜悦心情进入经济新闻专门化的1987和1998届学生,现在都有了很好的归宿。他们毕业前的半年之中,几乎都被大小媒体抢购一空,97级的万建民、98级的连俊是这群学生中的佼佼者,全都在《经济日报》工作,连俊还被借调到中宣部。而女生陶莉、解丹琪早就研究生毕业,丁伟贤在海防前线进行军事新闻宣传,曾受会计系教师唐国平四年学费生活费资助的贫困生陆祖慧,现应已脱贫,正逐步走向小康了吧。还有张未晨毕业后据说在澳门日报工作了短期,后前往英国,黄晶这个当年的学习委员,远度重洋,一直工作学习在美国。当年貌似“山口百惠”的靓女徐嘉丽毕业后在广州新闻单位《今快报》供职,并已成家立业,生活过得温馨幸福。
    学校是百年树人的圣地,如今我更深切地体会到它的含义。2006年的一个春风和煦的日子,我从我退休后所受聘的一所民办大学新闻系上课归来,从首义校区南院32号楼门前经过,猛抬头,见大门洞开,一种莫名奇妙的心情驱使我进入新闻系曾经所在的这栋楼,并登上二楼。当年几间简陋的办公室虽稍加修葺,但旧貌依存,我和同志们商讨专业发展的欢声笑语,似乎还在耳边回响,我与李洪波同志互通电话以及我整理与老师们一起编写的《优秀经济新闻赏析》文稿时的情景,犹如眼前。回到家我提笔写下了这样一首短诗
 
《日 子》
 
日子
       将往事揽聚,
   风乍起,
       满树梨花摇曳
      迎着霞光,
           步入杏坛新丛林。
       依旧是扶犁,
       依旧是播雨,
           依旧是硕果累累。
           依旧是春光盈盈。
          依旧是频频回首,
               遥望那远去的故树林……
        那枝叶可茂盛,
        那心魄可晶莹。
        那春花可灿烂,
           那秋实可偎依紧密?
              不,不,一切并非梦幻,
            这早已是兰圃春晓, 
    朝霞放金,
             花团锦簇,光耀芳邻。
 日子,
      将往事挽集。
   风又起,
        满园馨香扑鼻,
   抬望眼,
             万里兰天,朵朵白云,
        飘逸,飘逸……
 
眺   望
 
     二OO七年春节前夕,我与我系退休的老同志以及原中南政法大学中文教研室退休的老教师,一起受原中南财大和中南政院合并后组建起来的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的邀请,来到文波楼参加新春座谈会。当我们登上明亮宽敞现代化的办公大楼,一切都那么令人兴奋,进到五楼会议室,墙上悬挂的“欢迎学院老同志回家”红色标语赫然入目,我们久久凝望,激动不已,“家”的感觉是多么好啊,如今这个“家”已不是只有25位教职工的小系,而是有50多人的学院了,眼前的这一切都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然而却格外让人心醉!座谈会结束后,新引进的博士胡德才院长和令老同志倍感亲切、受大家敬重的书记殷修林同志带引我们参观了学院高档次的教学实训设备——报刊编辑室、广播电视实验室、摄影艺术实验室以及拉片室等。尔后,大家登上文波楼钟塔平台,站在顶层四周环顾,宽敞美丽的校园,松柳掩映的湖畔,楼前曲桥上匆忙走向文澜楼的学生人群,尽收眼底,我与韩玉奎、李雨放等这些曾为专业发展作过种种构想和努力的同志们,一起手扶栏干,向远处眺望,校门外的大马路上,大小车辆,不停奔驰。时代在变,社会在变,我们学校、我们系、我们学院都在变,一切的一切,都如同这滚滚不息的车流,不断奔向新的目的地,去拥抱太阳升起的一天又一天,而亲眼目睹这一切变化的我们,将记录着这一切的变迁,以及我们大家对教育事业的一颗颗忠贞不二之心。 (张泽萱)